人为什么要读书?
普遍,或者草率的回答:是为了改变自己。
但问题是:改变是怎么发生的?人就像一只空桶,而知识像水一样注入其中吗?知识越多,桶就越满,人的能力就越强吗?
这个逻辑链条太粗糙了。
人的改变每天都会发生,改变的方向也未必符合自己的期待。不是经常有人说:我终于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吗?
实际上,知识改变命运,常常是通过一个介质——人格——来实现的。
我们读过的书,大部分都会遗忘。但如果我们在书中遇到喜欢的人、尊敬的人、有趣的人,他们做事的方式就会留下来,变成清晰的烙印,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读书的结果不是记住了什么信息,而是能够看到那些自己倾慕的人,感知他们的境遇,为他们欢喜,为他们赞叹,为他们流泪,从此他们留驻在自己的世界中。生命中每多一个这样的人格,我们就向更好的自己迈进了一步。
可以把我们的头脑想象成一间会议室。最开始,我们孤零零地坐在里面,独自面对一切顺逆境遇。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有更多的人走进这间会议室,安坐下来。年纪越大,这间会议室里的人就越多。每当遇到艰难的选择,他们就会把意见放到桌子上,供我们参考。
读书多的人,不见得知识更多,但他们的“头脑会议室”里坐满了厉害的角色。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相反,他们最终会将一个人活得像一支队伍。
很神奇的是,我们不必真的认识这些人,也不必了解他们人生的全部细节。只需要一些非常简单的线索,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就能启动对他们的感知。
笛卡尔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其实,我们也可以倒过来用这层意思。
当一个人的人格存在与我们的世界,他就在帮助我们思考。很多时候,他不必真的发言。他在,故他思。
传记类作品读多了,我们自然就会知道,人的反应模式其实就那几种。决定选择的,更多的是所处的位置。所以,调用大脑中的人格模型,也是在做一个思想实验——强行把当下的自己切换到一个别人的位置上,然后想象自己该怎么做。
这意味着,请到我们“大脑会议室”里来的人格样本,不需要是“榜样”,只需要是我们用得着的思维方式,所以多多益善。
我们绝大多数这辈子都不会去当政治家,但是政治家在复杂环境中汇聚共识的本事,我们又都会用得着。要知道,政治家最大的本事,就是把各怀心思的人统一到同一个阵营。
其实,寻找“人格”的帮助,甚至都用不上他人,用自己就够了。更准确地说,是用想象中不同情况下的自己。
在同一个躯壳里,居然住着这么多不一样的自己。
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事情很难,不过是因为我们身上有过多的、毫无必要的负担。这时,如果换一个陌生人的视角,就可以轻装上阵。
我们在阅读中了解到,我们自己就可以是那个陌生人。
读书人作为文明的传承者,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人格。
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一个文明能让后人继承的东西,其实只有一样——“理想人格”。也就是关于“如何体面度过这一生”这个问题的答案。
“君子”必须有德行,还必须用自己的德行影响世界;他必须有洞察力,但也须中庸;他必须能成人之美,但也必须不参与朋党;他必须遵守礼节,同时还要“君子不器”,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
这就是文明传承的强大力量。它能够借用一个“人格”,把文明的核心主张传递下去。
世界上有“君子”吗?准确地说,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君子。这个词,仅仅是中华文明的先辈对后世的一份遗嘱,“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产生“见贤思齐”、“景行行止”的向往。
我读的书越多,就越喜欢读传记、回忆类之类的书。
知识不够用了,随时可以去查、去问,但是在人生两难的时刻,如果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丰富的“人格储备”,我们就难免彷徨。
读这类书的目的,不是看别人怎么做,而是要不断地反躬自问:他如果是我,此时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