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這個断法比較符合老子原意。不單單是正,反,還有正反一体。

第一个“道可”,那个形而上的道是可以说出来的,是可以被解释的,能被人理解的;

第二个“道非”,那个形而上的道又不是那么容易被人理解的,没有办法完全的解释清楚;

第三个“常道”,这就是“道”的特性,永远存在两个方面,我正面可以去理解,从反方面也可以理解。

(事物有正面,反面,正反交替面。中國人的智慧不是二元對立,而是三元合一。太极鱼,有阴有阳,有阴中有陽,陽中有阴。生生不息,循環往復。2021.11.9柳州飯店8:48)

接下来的“名”,就是对万物进行命名了,对前面一句话进行了充分解释。

第二章里面举了很多相对的例子,比如美丑,善恶,真假,有无,高低等等,这些大自然中的现象首先是人为去定义的,按照每一个事物的属性命名,这样我们就有了区分。

但是每个相对的事物之间又是彼此联系的,这也教导我们看问题不能分下来看,因当和在一起去看待一个问题。

用这个方法去思考问题,这就是常道。道永远都是这样,一直都处在这种变化之中。

(事物有正面,反面,正反交替面。中國人的智慧不是二元對立,而是三元合一。太極魚,有陰有陽,有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生生不息,循環往復。2021.11.9柳州飯店8:48)

我们把这种思维运用到具体地生活当中,理解这些概念就是为了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让我们从中领悟出一些智慧,对我们的生活要有帮助,不然去学习这些知识干什么呢。

在生活当中,我们就拿勤奋与懒惰来说明。

勤奋就是“道可”“名可”,这个习惯每个人都可以具有,我们给这种习惯加以命名,把之称作为“勤奋”,勤奋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我就不啰嗦了,大家都是知道的。

而与之相反的懒惰,那就是“道非”“名非”,这种行为大多数时候是消极的不可取的,但有时候又会产生积极的效果。时不时的有种懒惰心理,人才会享受到舒服,如果一个人他没有懒惰的概念,那么他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任何事物如果单独地去了解,那么都是不可取的,不合理的,这是老子给我们的智慧,其实也就是老子给我们解释《易经》中的智慧。

《道德经》中拥有辩证思维,这是来源于《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在生活中经常使用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在从中找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将是很好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可,道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