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办好学前融合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邓猛

    摘选自《现代特殊教育》2020.4

        我国的融合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基本已经形成了包括特教学校、特教班、随班就读等在内的特珠教育体系。但这方面的探索主要针对义务教育,大规模的系统的早期融合教育还处于比较初始的发展阶段。学前教育对于任何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奠基性作用毋庸赘言。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特殊教育及融合教育最基本的黄金原则。错过儿童早期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生命之树就难以绽放美丽的花朵。

        融合是学前教育的本质之一,是天然的融合。融合对特殊孩子来说是权利而非恩赐。孩子终究是要在社会中生活与发展的,主流的教育体系是特殊孩子最应该享有的机会与资源;也只有在主流的社会、教育体系里学习和生活,他们的社会技能才能发展得更好,才能更好地学会与其他人打交道。可以说,任何一个幼儿园都有因为各种原因处在弱势的儿童,都有伴有残疾或者有残疾但可能未被发现的儿童,都有发展不均衡、在生命早期阶段需要更多支持的各类处境不利的儿宝。因此,幼儿园本来就应该是融合的,处境不利的孩子需要特珠教育,更需要融合教育。

        学前融合是学校融合的基础,特殊儿童学前融合的同伴交往与集体生活的经历,可以为特珠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融合奠定牢固的基础。许多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孩子难以适应学校生活,甚至半途而废,往往与缺乏早期融合经历直接相关。相对而言,学前融合易于落到实处。学前阶段,儿童以游戏活动为主,学业课程分量少,容易吸納差异性较大的儿童在一起快乐游戏、成长,更容易推进融合教育,并带动儿国开设更加灵活多样、优质适性的教育活动。学前融合能为儿童埋下公平善良、乐于助人的种子,能够发场人性中真善美的品性,让儿童天生具有的美德得到保护和发展,为儿童未来美好的人生添砖加瓦。

        办好学前融合教育,要更新观念,更加深入地认识并尊重孩子的差异,更加公平地对待他们,并真正开始承担起培养他们的责任。要变革师范教育体系,增加特殊教育、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同时做好在职培训,给教师更多专业成长机会,准确而清晰地把握特殊儿童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要通过建立资源教室、聘请特殊教育学校或康复机构的专业人员等方式,为普通幼儿园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

        融合教育是一种价值倾向,以所有的特殊儿童都有权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的、正常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为前提。我们应努力践行融合教育理念,让特儿童和其他所有儿童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的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更新观念,办好学前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