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对生活和工作一点感悟

陌生人,你好啊。

感谢CSDN平台让我们有了隔空认识,交流的机会。

我是谁?

我呢,毕业快11年,在网易做了几年云计算,后来追风赶上了大数据的浪潮,再到后来混迹在AI、智能推荐等领域。

因为有一颗喜欢折腾的心,工作期间,深度参与到2次创业项目里。虽然很累,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些“暗淡无光”的经历,让我对商业运转机制、对人性、对客户、对业务、对团队、对低成本做项目,,,等等,让我快速积累了更多维的认知。

或许也是这些认知和加成,让我后来有机会晋升到CTO职位吧。

我要和你分享什么

算了,不聊自己了。下面我想和你聊聊工作多年,对生活和工作的一点感悟吧。

希望能给一些当下处于迷茫,或者刚毕业不久的同学一点点参考。

我们从一线走到管理,往往也会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平衡利益与压力,保持健康身心、维护内心平衡,协调好工作和生活,成为我们不断思索和实践的重要议题。

庄子曾告诫我们:个体的自我价值和真正的幸福只有通过自我超越和内在的追求才能实现

除了承担和推动组织工作需要的任务以外,我们也应该逐步培养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拓展自己的社交圈,透过家庭和朋友,寻找温馨和满足。

通过时间规划、有意识地分配时间、学习取舍决策等方法,我们可以把握好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内心得到放松和搜集新想法的机会。

为什么要和你聊这些?

我们从事IT行业的人,在外界人看来就是一群异类。还编了一个黑话:“钱多话少死得早,要嫁就嫁程序员”。

虽然是调侃,但也在奉劝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关注身心健康。

作为企业管理者,经常需要面临计划安排、战略规划等各种挑战和重压。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在追求工作和商业利益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自己和员工的身心健康、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开心一刻

哈哈 既然写代码改bug,已经很累了。那么每天下班回家前,我们要清理缓存,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家人吧。欢迎来到今天的开心一刻环节。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bug专家

程序员一直有一个不太喜欢的副业,那就是修电脑。

以后如果再有人找你修电脑,优雅正确的回答方式是:『哦,不好意思啊,我是一个程序员,我并不会修电脑,我其实只会把电脑搞出问题来,老实说,你电脑上的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程序员搞出来的』

怎么样,get到我要表达的笑点了吗?

CTO对生活和工作一点感悟_第1张图片

我要说的是:做了几年程序员,厌烦了,想换行了。于是天天猛敲回车键。

我对生活的一点思考

生活的本质

首先,我们将尝试探讨生活哲学的本质和意义。

这个话题很大,对我们来说,大的来看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必须走的,一条是想走的,必须把必须走的走漂亮,才可以走你想走的。

选择自由,今天做的事情也许不是自己喜欢的,但你的生活需要它。努力的价值也是未来要有主动选择权。

那么,生活的本质是什么呢?

想必你听说过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吧,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这个理论从低到高呈现出一个金字塔形状,当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五层金字塔模型,也概述了人生不同阶段所追求的不同诉求。

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是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涉及到人类对存在的目的和价值的反思。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

我要告诉你的是:人生中值得为之奋斗的东西不多,但本来也不需要多。

朋友,你觉得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什么是你坚守和放弃的呢?

欢迎留言,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中庸之道

老子的中庸之道,想必你肯定不陌生。我们从老子和亚里士多德身上可以学到什么呢。

这些经典的思维模式揭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不再将生命视为片面的抽象概念,而是回归到个体、回归到人的精神和价值层面。具体而言,这意味着在生活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思考自己真正追求和目标,并赋予生命实质的意义和价值。

我对工作的一点理解

我在为谁在工作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公司上班,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原因无他,而是思维上的问题。

因为他把工作当成了“必要之恶”。

会觉得工作只是为了糊口,上班是被迫的,是在为老板打工,所以上班这件事让他很痛苦。

当有这样的思维的时候,就会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做事,每天上班打卡,做完领导交代的工作,赶紧下班。

当你扭转自己的思维,你就会发现,工作不一定是痛苦的,你也就能正确对待它。在做工作时,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激情会随着时间慢慢冷却,这是正常现象。自然界的规律是熵增原理,除非从外界输入能量,否则一个孤立系统会慢慢走向崩溃。

大多数情况下,你不想上班,你在工作中不顺心,本质上是遇到了问题,而你又没有能力解决,就会让你觉得焦虑,甚至对工作产生厌恶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边界,在能力范围内做事情,你会觉得非常舒适、顺心。

当你所做的事情超过你的能力边界时,你会觉得很沮丧、很痛苦。但这不是坏事,反而要把它当成一种调节反馈。

这种痛苦,实际上是在提醒你,现在出现了问题,需要去找解决的方法,不断拓展你的能力边界。

比如说,你觉得做管理太难了,不善于做决策,搞不定团队,拿不到结果,那说明你还没有真正具备管理的能力,你还需要修炼。也要认真听我的课程,还要主动去实践。

遇到问题,这时候千万不要逃避,而是要想办法解决它。送你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我要告诉的你是:人性是有弱点的,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想做简单的事,不想跨出自己的舒适区。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就越有耐心。如果你想得到一些曾经没有的东西,那么你必须做一些之前没做过的事情。

在公司里,每天工作的时间是相同的,但如果能多做一些、尝试新的业务和技术,就会获得相比给自己画圈圈的人更多历练机会,不断成长。机会也因此而产生。

的确,工作其实就是修行的道场,我们要在工作中,不断磨练心性、丰盈自己的人生。

so,我们之所以每天努力在工作,并不是为了我们领导在工作,也不是为了我们的老板工作,而是为自己的人生而工作。

所以本质上,还是要看你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崇高感来源于什么。

当你想清楚了,感受到了,就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极致的努力。

七七八八,聊了挺多。最后我在和你聊聊员工和公司的关系吧。

我和公司的关系

公司和员工只有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只有员工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公司付给员工的薪酬福利,公司才能有利润。

公司的存在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所以老板不是慈善家,那么员工也不能把公司当成家,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竞争。

最健康的状态是,每次跳槽,都能利用好前公司的平台和品牌完成自我价值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更高的职位、薪酬、更大的平台),这也是大家去挤破头大厂镀金的真实目的。

勤奋不重要,关注如何创造价值!

在职场前几年,当你还是“专家”路线在不断获得职级提升时,你的价值总是很好衡量和圈定的。

我见过不少自以为自己很努力的人,他们经常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加班的照片。周末也不休息,但却从没想过自己到底在忙什么。

很多人对勤奋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的仪式感。一旦你习惯这种思维,就能从“我很勤奋”这种感觉中获得慰藉。

当你最终没得到想要的回报,便开始抱怨命运不公。然后陷入新一轮勤奋幻觉循环,最终庸碌一生。

但是,工作的本质并不是努力加班,而是创造价值。

不断滴提升自己的多维能力,做领导,做更大的领导,拥有更多的资源,他们创造的价值就是你的价值--领导就是拿团队的成果当作自己的业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真正能让你进步的,不是简单重复的执行工作。而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技能,掌握合理的工作方法,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从而有时间站在更高的层次去思考,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没有人讨厌潜规则,除非他不是受益人。work smart比work hard更重要。

比如对于我们这些做技术的人来讲,因为新的技术出来,很多业务要被重塑,而你早早下水拿到认知,一旦跳槽,你的杠杆就很大了。

在6年前,互联网BAT巨头已然形成,他们把持着重要资源,外界的声音是,很难再有新的巨头产生了。但,后来我们见证了京东,美团,共享经济,字节跳动,拼多多等不同业务领域的巨头拔地而起。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元宇宙、区块链、虚拟数字人等,再到强大的大模型ChatGPT把世人敲醒。

不是我们生不逢时,我们要坚信是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不缺英雄。

说的俗一点:公司给你发着工资,给你团队,让你试错,让你成长。你说哪里还有这样好的成长环境,你肯定不希望工作了10年,其实经验只有2,3年。那么你这10年只是工作经历,而不是10年工作经验。

经历不等于经验,人只要活着,经历就会自动增加。但是将经历变成经验,甚至为了获得经验主动做一些事,人和人之间的不同就显现出来了。这样几年过去,有类似经历的人,在经验上会有天壤之别。

在职场中,很多人习惯于仅仅为别人服务,向上级汇报,并试图用各种理由“说服”别人。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尽量去追求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到本源。当我们给老板做事情,给领导做汇报,给团队做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不是为了说服别人,而是为了说服自己。

保持成长心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适应变化和新环境,将有助于我们在职场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那么时间是你的,成长也是你的。

如果我发现某家公司的业务无法满足我的成长需求,我会选择离开并找到下一个可以让我继续成长的机会。对我而言,不能让我继续成长意味着我的价值已经达到了峰值,而且很难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这是我的工作观念,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在公司中实践和创新,做到最好。

不论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够从中获得成长——不论是经验、能力,还是视野、心智的成长,它对我来说就是有价值的。

抛砖引玉

在工作中,有这样的两类人。一类是加法思维,一类是减法思维。

加法,是“我既要,又要,还要”,不停地加加加,恨不得把每一件事都做一遍,每一秒都占满。

减法,是“我不做这个,也不做这个,更不做那个”,我只找出最重要的那一两件事,然后尽力去做。

哪个更好?

你是哪类情况,欢迎你和我在评论区里一起认真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感悟,职场晋升,升职加薪,程序人生,CTO工作,对工作的理解,认知改变未来,生活,人工智能,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