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活法》(上)

图片来自网络

文|末安笙

作者:稻盛和夫,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业部,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两家公司都是世界五百强企业。1984年,设立财团法人“稻盛财团”,并创设了“京都奖”,以表彰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卓越贡献的人士,同时也创立了以培养年轻一代经营人士为宗旨的“盛和塾”,为培养经营者倾注心血。

稻盛和夫形容现在是混乱的时代,物质富足,精神却匮乏。现时代,科技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阶段,网络生活彻底改变了生活,物质前所未有的丰富,然而,我们却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焦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幸而,《活法》给出了答案。

文章的主旨就是:人生活着的意义和人生价值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稻盛和夫把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总结成为两个公式:

①人格=性格+哲学

②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第一个公式表明,与生俱来的性格,加上在人生道路上学习到、领会到的哲学,两者相加形成了人格。先天的性格加上后天的哲学造就了我们的人格。

何为哲学,用一句话表述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其实在我们孩童时代,家长和老师就教过,不可说谎,不给人添乱,要正直,不贪心,不自私等等。这些就是最简单的哲学基础,只是当我们长大后,会变得迷茫,将这些最简单的哲学都抛出脑后。

第二个公式说明,更美好、更幸福的人生结果取决于三个要素的相乘而不是相加。

其实,能力和热情,无论什么样的人,分数都在0以上。有能力而缺乏热情的人,人生结果很可能不好,有可能还是负数。但对于能力不强,但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发愤图强,在人生和工作中充满热情,这样的人取得的成就,可能远远领先于前者。

而这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也就是人生哲学。那么何为正确的思维方,稻盛和夫说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简单道理:

总是积极向上;有建设性;有感恩心;有协调性、善于与人共事;性格开朗、对事物持有肯定态度;充满善意、有同情心、关爱心;勤奋;知足;不自私、不贪欲;等等

所以,只要思维方式改变,人生将180度大转弯

图片来自网络

一、关于实现理想

(一)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可能到手

稻盛和夫第一次深刻感受到心想才能事成的道理,是因为松下幸之助的一次演讲。他说,当时松下先生还没有被神化。

当时松下先生谈到很著名的水库式经营。未建水库的河流,遭逢大雨就会引发洪涝,而连日干旱,河水就会枯竭。因此要建水库蓄水,使水量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免受外界的影响。企业经营也是这样,景气时要为萧条时期做好准备。

听松下先生这么讲时,坐满小企业家的会场中,不满的声音如波纹般传开。

有人提出“我们想听的是怎样才能建立水库,而你现在只是强调建水库的重要性,有什么用呢?”,“怎么才能做到,如果不教我们具体的方法,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松下先生听后露出一丝苦笑,沉默片刻,自言自语道,“那方法我也不知道,尽管不知道,但必须要建水库,你必须得这么想。”全场一片哗然,只有稻盛和夫像没有失望,而是感觉电流穿过身体一样。

你必须这么想,传递一个道理:心不唤物,物不至。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心不想,则事不成。

一个人心中描绘的事情或心中的愿望,会如愿的在其人生中出现。因此要做成事情,首先要思考“要这样,必须这样”,这种愿望比谁都强烈,事情达到燃烧的程度,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将要实现的状态以“彩色”在头脑中呈现

不仅要有“想这么干”、“想做成那样”的强烈愿望,而且要在脑海里呈现:已经看见了梦想实现的场景,这种在未来实现梦想的样子,是异常鲜明的,所有的细节甚至是各种画面都要呈现彩色的样子。

事先考虑到事情的每个细节,并让它们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将所描绘的梦想传递给每个人,事情就一定会成功。

从京瓷创立起,稻盛和夫就立志:要让公司称霸全球新型陶瓷业。在各种联欢酒会上,他不断向员工诉说他的志向,反反复复、不遗余力的向员工灌输这一梦想,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他的个人梦想变成了全体员工的梦想,最终终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

二、从原理原则出发考虑问题

我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将事物考虑得太过复杂,但是,事物的本质极为单纯。把事情想得越单纯,就越接近真实,也就越接近真理。

所谓“原理原则”,用极其单纯的一句话表达,就是“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也是前面所提到的,那原则原理就依照这一基准,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

事业的“原则原理”,不在公司的利益和面子,而是看怎么做对社会和世人有利。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

做人的正确的“原则原理”:“只有额头流汗,靠自己努力赚来的钱才是真正的利润”,所以在巨额暴力的引诱面前,告诉自己不能起贪念,凡是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一)仅仅是知道不行,贯彻落实才有意义

中国有句古话:知易行难,这是表明人是很脆弱的,不刻意警惕、自我戒备,即使知道道理,不知不觉中也会成为欲望和诱惑的俘虏。

原理原则是正确和坚强的源泉,但同时它也很容易被忽视。不时时刻刻诫勉自己,它就容易被束之高阁。所以,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反省之心,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自省自勉。

(二)不在现场流汗什么也学不到,倾听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

工作现场有神灵。稻盛和夫说当你为攻克难关,千方百计反复试验仍不得要领,山穷水尽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的脑袋冷一冷,然后再回到现场,重新观察周围的情况,现场会给你答案。

公司诞生不久时,稻盛和夫去参加过一个经营研讨会,讲师中有本田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当天,所有人换上浴衣,进入温泉,等待本田宗一郎。不一会儿,本田宗一郎穿着油迹斑斑的工作服,从工厂直接赶来,一开口就说“各位,你们究竟是来干什么的?据说是来学企业经营的。如果有这闲工夫,不如赶快回公司干活去。泡泡温泉,吃吃喝喝,哪能学什么经营。我就是证据,我没向任何人学过经营。所以,你们该做的事情只有一件,立刻回公司上班去!”

在榻榻米上练习游泳永远学不会,最好的方式就是即刻跳入水里,噗通几声,喝几口水,就学会了。

稻盛和夫说,答案永远在现场。但是要从现场获得答案,首先要对工作有不亚于任何人的热情,其次要每一天都极度认真度过。

(三)“喜欢”燃起热情

成就事业需要自燃型之人,所谓自燃型,也就是能够自我燃烧激情的人。世界上,物质按照燃烧特性可分为三种:

点火就能燃烧的可燃性物质;

点火也燃烧不起来的不燃性物质;

靠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燃性物质。

其实人类也是一样,有些人不需要任何督促鼓励,就能热情万丈,熊熊燃烧。有些人需要外界的鼓励和要求下,才能慢慢燃烧起来。也有另外一些人很冷漠,油盐不进,属于不燃型人。

对于组织而言,不欢迎不燃型的人,他不仅自己冷若冰霜,还会夺走周围人的能量。而对组织最有益处,自身也最可能取得成就的,是自燃型人物。他们不仅自我燃烧,还会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

那么怎么才能成为自燃型的人呢?稻盛和夫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喜欢自己的工作。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把它做好,这样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产生向新目标挑战的渴望。

但是,有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怎么也喜欢不起来,那又该怎么办呢?

稻盛和夫说,姑且一心不乱,拼命投入工作再说。在这个过程中,痛苦会生出喜悦,“喜欢”和“投入”是硬币的两面,两者之间是因果循环的关系。你会因为擅长而喜欢,又会因为喜欢而擅长。

图片来自网络

(四)抓记本质,复杂问题简单化

越是看似错综复杂的问题,越是要回归原点,依据单纯的原理原则做出决断。那些棘手的、貌似无法解决的难题,只要正面面对,以真诚的目光,根据单纯明快的原理,从是非、善恶的角度判断就能解决。

要做出公正的、准确的判断,关键是要有一双纯净的、不带偏见的眼睛,不被细枝末节所蒙蔽,直奔问题的根源。

用这样的眼光观察问题,不仅是企业内部的矛盾,大到国际问题,小到家庭纠纷,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得到适当的解决。

稻盛和夫认为,日本和中国在慰安妇和南京大屠杀问题上的争执,就应该以日本谢罪结束。他的这番发言惊呆了所有学者,因为这样讲有失国家权威,在国际法上蒙受不利。稻盛和夫虽然能理解日本人的感情,但他坚持认为,日本侵略了他国,践踏了别国的领土和生命,既然是历史事实,就应该谢罪。因为向受伤害的对方道歉谢罪,这是作为人应有的、普遍的正义感,应该超越所谓的常识和道理。即便谢罪会损失利益,但事情该怎么办,就要怎么办。

只有真挚、诚实的态度才能为对方接受。我们应该具备把事情简单化,直接抓住事物的本质的“高层次的眼光”。摆脱私心、利己心的束缚,走出利害和执着的圈子,从光明正大的利他心出发。

未完待续........


无戒90天写作训练营第三期  第12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读《活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