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 / 无德而称

见善如不及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善的行为,就像怕赶不上似的去努力追求;看见不善的行为,就像手伸进了沸水中那样赶快避开。我看见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语。隐居起来以求保全自己的志向,按照义的原则行事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语,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这一段话讲的是孔子对于隐者的态度。

“见善如不及”:见到了善的行为,就好像怕自己赶不上一样,努力地去追寻,努力地去做事。

“见不善如探汤”:“探汤”就是把手伸到沸水里,烫到了肯定要抽手。看到了不善的事,赶紧抽手,赶紧撤回来,赶紧回避。

“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我见过“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言论。

“隐居以求其志”:为了保全志向隐居起来。

“行义以达其道”:努力地做符合义理的事情,来贯彻自己的主张。

孔子说他听过这种人的言论,却没见过能做到的。

这里边隐含着孔子对于这些隐者的批评,隐者看起来是要做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但问题是孔子看到的隐士,就是在那儿隐居、旁观。他有没有求其志?可能有,但世人并不知道。他有没有行义以达其道?因为隐居起来,不去做事,人们就看不到他是否行义以达其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希望每一个人对社会都要做出一份贡献,困厄的时候你独善其身,最起码能求其志,有地位和能力的时候要能够为社会做点事。



无德而称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的时候,人民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的。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人民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大概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里将两组人进行对比。

四匹马拉的马车叫作“驷”,“马千驷”就是四千匹马。有四千匹马的齐景公,在离开世界的时候,人们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值得尊重和称道的。活着的时候有马千驷,死的的时候轻如鸿毛。

伯夷、叔齐是古时候的贤人。他们是孤竹君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的时候,他们站出来拦着周武王说不要去,这是犯上叛乱。周武王不听他们的,灭了纣。于是,伯夷、叔齐立志不食周粟,跑到首阳山采薇为生。采薇就是采苔藓,野餐、野花,伯夷、叔齐以此为生。后来有人非议,薇草不也是周朝的吗?伯夷、叔齐索性连薇草都不吃了,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现在的百姓一说起这两人,都称赞他们道德高尚。

“其斯之谓与”:难道不是这个意思吗?这句话是突然出现的,在这节中是讲不通的。从前文中也看不出内容是如何从“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跳到“其斯之谓与”的。

有学者研究,这句前面漏掉了一句话,应该是《诗经•小雅》里的一句诗:“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如果这里加上一句,变为“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其斯之谓与”,整体意思就是,一个人最后能否被老百姓记住、称道,不在于他的财富,而在于他的德行。

不管是否漏掉了某句话,都无伤大雅,主旨依然是孔子认为德行要远胜于财富。

伯夷、叔齐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注重内在精神。齐景公有马千驷,但他重视的是外在的物质。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善如不及 / 无德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