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朋友小齐年前选择了裸辞,最近心里郁闷来找我吐槽。
硕士毕业的她因为专业所限,去了一个三线城市工作。
值得庆幸的是小齐的学历为她增加了头顶上的光环,公司薪资待遇很高,她也很受老板重视。
入职半年多以后,集团结构大调整,小齐被分到了下游的区域公司。这让原本心气有些高的她有些挫败感。小齐认为这家公司吸引自己的,一是行业发展,二是处于集团的核心部门,现在突然将她“下放”,她心里这道坎过不去。
小齐孤身一人在外,和她关系比较近的就是一起租房子的女同事小美。小美对小琪说
“我觉得你这么好的学历真是可惜了。你也不看看分到区域公司的都是什么人。哪有几个受老板和领导重视的会分到区域公司呢?你不应该窝在小城市工作,应该去大城市看看。”
最初接到被下放到区域公司的通知时,小齐就动了辞职的念头,但她还尚有理智,认为区域公司也许是自己成长的一个平台,就没果断离职。
但小美的话无疑是她裸辞的一个催化剂。
例如小美说“某某总监水平真不咋地,你看它工作总结汇报的那套说辞,大家都很不服气。”
或者“在咱们公司如果想往上混的话,你得有门路,想要自己往上爬实在是太费劲了”。
小齐分到区域公司后,忙的昏天黑地,大小事宜都需要她把控,身心俱疲,一次不顺心她直接就选择了裸辞。
裸辞后,同事小美再没联系过她。
现实的职场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作为同事,首先跟我们存在着利益的竞争。在日常的沟通交往过程中,有一些不能触碰的原则地带。例如同事之间的薪水不要过问。有关同事、领导和老板的坏话不要讲。
自己的隐私和个人情况,尽量少向同事谈起。尤其是个人的委屈和抱怨,尽量不向同事说。避免个别人会不假思索的将自己的情况说出去,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我们跟同事相处的时间比较少,在个人职业发展这类重大问题上,他们的建议能不能作为参考,还要自己好好掂量一下。
能够给我们提出中肯建议的人,除了我们自己就是我们的父母和个别至亲至密的朋友。大部分的人都无法站在客观的角度给我们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也没有办法做到全面的了解我们的优势和劣势。
在同事小美眼里,也许小齐的高学历是一个优势。小美为了同事之间关系的和谐,无法很客观公正的去指出小美的不足或者亟待改善的地方。而只夸赞他的高学历。让小齐无法客观的看待自己经验不足的劣势。最终冲动离职。
第三,同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小美说的情况也许部分真实,但她无法看到全貌。集团将小齐调整到区域公司,并不是因为她的业绩考核不理想,恰恰是她的考核成绩很优秀,只是因为集团工作看上去更“高大上”,区域公司更“矮小穷”,小齐心理不平衡,这次机会很可能是领导想要考察她所做的调整,而她贸然离职,辜负了领导的一番有意栽培。
二
李娜在公司做文职工作,同岗位还有一个小伙,比她小两岁。
小伙情商很高,很会为人处世,平日和李娜相处的非常好,两人经常一起研究业务,外出考察。
有次小伙做述职,领导问他“安排给你的报告怎么还没交上来”,出乎意料地,小伙居然当着全部门人的面说:“李娜和我说,那个并不着急。”
李娜当时也很蒙,还没回忆起来有这回事,领导的嗓门就冲她喊起来了“我都强调过报告的重要性,你怎么还告诉他这个不着急呢!”
李娜觉得很委屈,感觉自己被同事污蔑了。
“常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职场就是这样的江湖,和你关系非常好的同事,在某个关键问题上,可能会污蔑你,或者把你出卖。
本来你没做过的事情或者你做了但问题在别人身上,却硬生生被同事扣了“屎盆子”,谁心里都会气愤委屈。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两点来保护自己和捍卫自己。
一是同事的工作,如果他自己有疑问,让他自己去问领导,而不需要由你来传达。
由于信息不对称,他不可能向你描述工作的细节和全部,你也无法给他准确的答复,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回答,不根据自己的判断告知同事,让他去和安排自己的领导或同事沟通。
二是遇到不是自己做的却被同事污蔑,我们要大胆站出来,义正言辞,果断否定,不需要丝毫的犹豫,不要担心同事关系搞僵而附和他人。我们只需要考虑一点,是不是自己的过失,如果不是,就坚定立场,否决同事的说法,当面否决才能伸张正义,替自己洗刷冤屈。
职场就是战场,决定你去留、升降的永远是你的人品和价值。
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被外界的声音迷惑了自己。
胡适先生曾这样描述“不受人惑的人”:
“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
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
他一直都是好奇的,
但是他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人。
他并不仓促的下结论,
也不轻易的附和他人的意见,
他宁愿耽搁一段时间,
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证据后,才下结论。”
不是同事无法成为好友,只是在职场中,关系错综复杂,有些话有些事要我们自己好好把握,懂得识别。
如果离职了还是好友,互帮互助,那才是真正的友谊。
不要轻易把同事当好友,做成熟的职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