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来临,你在哪里 ——隐喻在自习纪律整顿心理活动课中的尝试运用

一、活动课教学背景

我所在学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学校要求“公共自习课要做到寂静自习”。但高一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习惯有待提升,班主任要花许多精力在自习纪律整顿上,且大多以“猫抓老鼠”的方式为主。为了帮助班主任进行教学管理,让学生达成寂静自习的共识,培养“人人自律、人人有责”的意识,我设计了“风雨来临,你在哪里”自习纪律整顿主题的心理活动课。

这节课,我借助隐喻和心理剧社会计量技术,柔和地与学生讨论“自习纪律”这个敏感话题。隐喻让我们超越过去的模式,用故事搭建起一座觉察的花园。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通过提出丰富的开放式问题,帮助学生在觉察中添加细节,获得更多层面的认知,激发想象力,点燃成长之火。心理剧社会计量技术由美国莫雷诺提出并发展,其目标导向性强,手段柔和,方法灵活,运用于心理课堂可以有效而迅速地提升学生的专注度和兴趣度,降低他们的心理防御。近来,这两种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对学生人际关系、恋爱问题、学习问题、自我意识、未来发展等多个领域进行工作。

二、活动课设计与实施

(一)借助评量问句,引发学生对理想自习的期待

上课伊始,我通过一个抓逃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聚集在“自习”这个话题上,然后借助评量问句进行“学情调查”,让学生以“1~100分”来评价班级自习课。

1.如果给咱们班的自习课情况打分,你打多少分?(1~100分,1分代表非常不满意,100分代表非常满意)

师:把你的分数和理由写在纸条上,当老师走过你身边时,悄悄递给我。(或者请同学帮助收集,汇总到讲台上)

生1:30分。苍蝇虽小却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生2:60分。中间部分段纪律较好,刚上课与即将下课时十分躁乱。

生3:80分。大部分同学都能安静学习,但仍有个别同学总是很“突出”,偶尔会打破自习课的寂静。

生4:49分。一般情况下,没有人大声说话,但任何方位都有人说小话。很少有自习课班里可以非常安静,一旦有人宣布事情,班里就会哄乱。

2.你期待的理想自习是什么样的? 

生1:讨论只限两个人可以听见,不影响别人思考。

生2:安静,紧张,自律,高效,能听见笔记声。

生3:没有人管,同时又不乱。

师:大家共同的期待是安静、高效。

3.在什么情况下,你曾经享受过这样的理想时刻?

生:有班主任在,或者纪律班长管的时候。

师:貌似在有外力约束时,理想时刻才会出现。

生:对。

对自习课现状进行打分评定和阐述理由的过程,使学生对自习课现状的觉察由感性、笼统,到理性、清晰,引发学生对理想自习的期待,达成寂静自习的共识。

(二)一棵树的隐喻,激励学生思考自己的位置

用一棵树的形象来实现隐喻的目的,让学生看见“风雨来临时”大树受到的影响;又采用心理剧社会计量技术中的社区测量方法,以树上的5个位置把学生的表现分成5类。

关于自习课上学生表现的分类,经过推敲,我确定了A、B、C1、C2、C3五个位置,它们分别代表风雨来源(噪音制造者)、维护者、受影响者、稳定者、转变的制造者。其中,有些学生受到影响加入到制造者的行列(C2),但和A还是有区别的。

活动课上,我一边在黑板上画画(见图),一边进行讲解。 

如果把理想自习状态比拟成一棵大树,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充满希望地、努力地生长着。但是,现实中的大树是怎样的呢?

有的叶子(板书A),因为某些原因,制造了风雨,引起了这棵树最初的波动。

有的叶子(板书B),因为肩上的使命,会出来制止,想要维护大树的安宁,他们是维护者。不知道他们的付出与贡献是否得到了尊重?

有的叶子(板书C1),受到了影响,心中不痛快,但出于无奈,选择了默默地忍受烦躁。

有的叶子也受到影响,挣扎了一下,就加入A的队伍(板书C2),于是暴风雨就变得更猛烈了些。

还有一些叶子(板书C3),虽然也在风雨中,但是因为目标清晰、任务明确,能够屏蔽一切干扰,稳定而专注,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中。

 接着,用“你在哪个位置”取代“谁在捣乱”或“谁在跟风”,既点明主题,简洁有趣,又激励学生自发站位。

师:那么,在风雨来临时,你在哪里?

生1:我在C3,只要别打扰我,就没关系。太乱的时候,我也希望纪律班长来干涉一下。

生2:作业多的时候,我是C3;作业少的时候,我是A。

生3:我在C1,身边有声音时,我的思路会被打断,心情很烦。

(三)设置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发出真实的声音

根据不同的位置,设置相应问题,引导学生反思。邀请学生选择好自己的设置,认领相应的专属问题。然后,进行“隆重采访”,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心话。

采访A/C2:你的理由或难处有哪些?

生1:我是A,我的数学不好,题都不会,需要问问题,如果不问的话,30分钟就白白过去了。

生2:我是C2,旁边的同学说话,我会好奇他们在说啥,忍不住要凑上去。

生3:我是A,因为数学题太难了,我需要问问题,有时也会借着问题说两句闲话。

生4:我是C2,和同学讨论,大部分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

采访C1:站在这里,你的需求和感受是什么?

生:有人说话,教室乱哄哄,心情很烦。希望大家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尊重彼此的感受,安心做自己的事。

采访B:当你付出努力时,有什么难处或者期待?

生1:看见关系好的同学也在说话时,比较为难,说吧对方心理会有意见,怪我不留情面;不说吧,大家就会有意见,说我不能一视同仁。

师:你很在乎别人的感受。我相信你的朋友听见这番话,第一,以后会更加自律;第二,如果你对他们行使职责,他们一定能体谅你,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生2:有同学曾经建议我,不要吆喝,不要点名字,最好走到他的身边,悄悄提醒,但是教室外走廊上有德育处老师,他可不知道我在做什么,看见我走动,记录下来会扣班级量化分的。所以,我还是选择点名。

师:这样做虽然简单粗暴,但效率高、风险小。据我所知,有的班级是没有人愿意当B的。因为都不愿意冒险把自己放在同学的对立面,不想得罪人,所以这些班级的自习比较糟糕。咱们的班委,虽然内心承受着委屈,但仍然担负着使命,愿意坚守在这里。我建议:为了他们的坚定和付出,请献上我们的感谢掌声。

采访C3:你是如何做到专注、稳定,不受干扰?

生1:因为学习很快乐。

生2:因为有很多任务要完成,所以得抓紧时间呀,顾不上什么了。

生3:反正就做到了,可能因为下课要交作业,不想往后拖。

师:我捕捉到的是,限时任务清单和兴趣=屏蔽嗓音的防护罩。

在强有力的开放式问题面前,人们会超越平时的思维,开始向内探寻,检查自己的所有体验,找到答案。比如,有位班长曾和我私聊过因为管理班级和同学对立的事情,我猜想许多班委都会遇到此类困惑,于是设计过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教教B,他们采取什么方式服务,才能被心甘情愿地接受?”得到的回答是:“无论如何做,都不会心甘情愿,但一定会服从。”这个回答至少可以为班委增加一些底气。

还设计过一个问题:“这5个位置上,谁最开心?”学生们普遍认为A最开心。A的回应却是:“说话的时候的确很爽,但是被逮住、被扣分、被惩罚的时候就非常不开心。”“课后交不上作业、被同学埋怨、成绩下滑许多的时候就非常不开心。”A澄清了一个事实:过程可能开心,结果一定不开心。

当然,还可以有更多的问题设计去尝试,如:“风雨来临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这个位置上,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需要怎么做,才能帮你达成愿望?”“你想要去哪里?如何做,可以向你的目标靠近?”这些开放式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反思,并发出真实的声音,实现平等对话。

(四)开展辩论交流,达成符合班情、学情的共识

关于“在自习课上能否讨论”这个问题,不同的学校或班级有不同的规定。我的想法是根据校情、班情、学情来灵活掌握,毕竟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我在实践中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们来辩论。

师:自习课上,可不可以问问题或讨论呢?

生(正方):可以讨论。老师安排的座位就是差生和优生搭配,目的就在于帮助和带动。

生(反方):不能讨论。因为会影响到别人,打断别人的思路。

生(正方):其实问问题的人,可能也只是卡在了某个点上,只要轻轻一点拨,3分钟内绝对可以搞定。如果我们连周围小声的讨论都没办法忍受,说明这个人太敏感,抗干扰能力有待提高。

生(反方):学校的规定是寂静自习,目的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你可以先自己思考,把问题留下来,课后再问。下课问不了同学,还可以问老师。

生(正方):只要我们把讨论控制在两个人的范围内,不让第三人听到,3分钟内搞定,既帮助了同学,又不影响整体,就可以了。毕竟,每个人都会遇到难点的。

师:这里有个“时间的主观感受”。如果你喜欢这3分钟,时光转瞬即逝;如果你讨厌它,就会度秒如年。

生(正方):身边有人讨论,我也会听,因为那个点可能也是我的难点,我会核对一下思路。

生(反方):但是有的人喜欢钻牛角尖,思维一旦活跃就停不下来,还有人跟着起哄,声音就会越来越大,讨论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生(反方):还有些人会浑水摸鱼、捣乱。

师:刚才有人提到了“苍蝇小而多”,也有人提到了“两个人的三分钟”。如果超出了“两个人的三分钟”,就会导致“苍蝇虽小却多”,怎么办呢?

生:那身边的人就有责任进行提醒,或者阻止。

师:好吧,首先是“两个人的三分钟”,超出部分,人人有责,行使B的权利,善意提醒和阻止。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通过辩论交流,最终达成共识:自习课上有限讨论,人人自律、人人有责。

(五)树立示范榜样,激发改变的决心和行动

播放1分钟的自习监控视频片段,讨论视频中稳定的C3的表现,引导学生反思,产生改变的决心和行动。

1.视频中,稳定的C3在哪里?

生:第1排左边第2位同学。

师:对,她是高一年级六班的刘新果,入校时在班里排名20,两个月过去了,第一次月考,第2名;期中考试,第1名。有人做过实验,这些C3有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拥有坚定的自制力,在面对诱惑时愿意自我约束,能够延迟满足;经过跟踪调查发现,20年后,他们的学业更优秀,事业更有成就,而且家庭生活更幸福。

2.你想去哪里?为了这棵大树和自己,你有什么新的决定?

生1:在风雨中独立,在混乱中学习。生2:做好C3不理A,配合B,专注学习,不随意改变学习计划。生3:提高自觉性,当好C3,坚决不做A。生4:心无旁骛,静心思考,不扰他人,扎实学业,考取佳绩。生5:屏蔽干扰,做好自己。生6:风雨来临时勇敢面对,不做风雨,做彩虹。生7:从C2变成一个学习人物。生8: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团队着想。

结束语:希望借助今天的交流,大家能多一份相互理解,多一份自我约束,多一份主动担当,让你的每一分钟都饱含收获。

借助视频再次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克服困难,保持承诺,向着目标和愿景迈出一小步的行动。

三、课后反思

实践证明,在心理活动课上运用隐喻和心理剧社会计量技术有着良好的效果。中性的位置指代有效地卸掉了学生的心理防御,清晰的位置划分快速实现了同类项的归属,无需掩饰和隐藏弱点,便于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和现状;隐喻创造的安全氛围,让学生敢于暴露最真实的自己,有机会发出真实的声音,不同的站位,不同的经验、感受和需求,看见彼此的内心,理解和体谅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悄然实现,共识在平等对话中瞬间达成。最理想的C3位置,每个人都渴望到达,它默默地激发着学生改变的决心和行动。活动课后,有学生反馈:“在心理课上聊自习纪律,刚开始比较排斥,后来听大家这样聊,觉得也挺好。”跟踪调查的结果:自习纪律,确有改观。

这节课也有些不足和遗憾之处。首先,在40分钟内想面面俱到、柔和地讨论每一个问题,时间有些紧迫。通过多次实践,因为“隆重采访”环节会影响辩论的基调,我摸索的最佳采访顺序是C3、C1、B、A/C2.因为让C3、C1、B(稳定者和受害者)首先分享,教师就镶嵌了一个隐形的价值观引导,给A/C2(制造者)制造了隐形的群体舆论和压力,防止捣乱和起哄,引发制造者更多自我反思,为接下来辩论环节定下一个正向、严肃的分享基调。辩论环节会有风险。可能势均力敌;可能明哲保身一片沉默;最考验教师的一种情况是:能言善辩的学生恰好喜欢上课讨论,这考验教师的教育机智,需要提前准备,见招拆招,做好态度中立下的价值引领。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雨来临,你在哪里 ——隐喻在自习纪律整顿心理活动课中的尝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