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自控力》之第六章:为什么情绪低落时,你会认怂

一.为什么压力会勾起欲望。

当我们情况低落时,大脑更容易受到诱惑。大多数人在情绪低落时,会选择奖励承诺,缓解压力的奖励承诺,无外乎就是吃东西、喝酒、购物、玩游戏这些所谓的“玩物丧志”之事。其实想要得到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健康的生存机制,人性本身就是这样。因此我们要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既快乐又不屈服于诱惑。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些自控策略,比如罪恶感和自我批评,因为这些东西只会让我们情绪更加低落。

当你感到压力时,你的大脑就会指引着你,让你做他认为能带给你快乐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当你面对压力时,你面前的所有诱惑都会更有诱惑力。奖励的承诺和缓解压力的承诺会导致各种各样不合逻辑的行为。对于在压力下只想获得快乐的大脑来说,对于诱惑的妥协,会让自己更加堕落。

因此,为了有效缓解压力,我们需要尝试一些有效的解压方法来缓解压力,同时又不至于让自己妥协于诱惑。比如锻炼、宗教祈祷、冥想、阅读和听音乐等等。 有效和无效的解压策略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不是释放多巴胺或依赖奖励的承诺,二是增加大脑中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通过上述举例的方式可以产生,会让大脑不再对压力产生反应,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

研究发现,当我们意识到我们不会永生时,我们会更容易屈服于各种诱惑,就像是在奖励和减压的承诺里寻找希望和安全感一样。这其实是一种原罪,促使我们像各种各样的诱惑不断屈服。实际上,当我们在诱惑中寻找慰藉的时候,我们是在不自觉地加速迈向坟墓的脚步。因此,正视恐惧才是抵御诱惑的原义。正式恐惧会帮助我们作理性的选择。这是因为改变我们能理解的动机,总是比改变我们看不到的影响要容易。

二.打败你罪恶感的,是"那又如何"效应。

导致我们更多堕落的行为并不是第一次的放弃,而是第一次放弃后产生的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一旦你陷入了这样的循环,似乎除了继续做下去,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当你又一次责备自己屈服于诱惑的时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意志力失效,造成更多的痛苦。但是,你寻求安慰的东西并不能中断这个循环,它只会给你带来更深切的罪恶感。

"每个人都有放纵自己的时候,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这是大脑会时不时冒出的想法,其实这正是“情绪低落让我们屈服于诱惑”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对很多人来说,自我谅解听起来更像是为自己找借口,只会引起更严重的自我放纵。

另一方面,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它不仅耗尽了”我要做“的力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比如,在压力和挫折面前支持自己、对自己好一些。在个人挫折面前,持自我同情态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更可能从这种经历中学到东西。

我们都倾向于相信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但这并不会让我们距离目标更近。事实上,我们可以尝试从良师益友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们都信任你,想要你变得更好,愿意在你失意的时候鼓励你,同样,你也可以这么做。

因此,我们必须避免常见的意志力陷阱,要用”改变的承诺“而不是”改变“来改善我们的心情。当我们纵欲挫折时,我们需要原谅曾经的失败,不要把他们作为屈服或放弃的借口。因为在这一过程汇中,想要增强自控力,自我同情比自我打击有效得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自控力》之第六章:为什么情绪低落时,你会认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