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故乡:北京

软件园附近的一湖水

有一次读书会上,我们读到《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里面有一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一位朋友分享自己的经历,说选择一个居住的地方,也是一件大事,关乎我们生命的安顿和人生的倾向,这让我有一种共鸣,并想起自己在北京居住了22年。过去我人生的一半都是在北京度过的,这已然成为我的第二故乡,而且未来还有几十年依然生活在北京,完全称得上北京人。

虽然是外来人口,但是我对北京依然有不少的情感和依恋,在北京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建立信仰,成年后开始了自我发展的后半生。可以说,个人关键大事,都发生于北京。

与我的第一故乡江西相比,北京有很大的优势。你不用求人,自由,可选择余地大,只要不违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过多干涉你,我在找工作上时,深有感触,除了人的推荐,只需要自己努力,一个个参加笔试面试,机会始终敞开着,个人的命运不受限制。

这让我能够很从容地面对这世界,可以只按规矩办事,像我这种情商不高的人,也不愿意委曲求全,估计很难活在地方上,要依靠某个领导,或靠各种关系和面子。我不愿攀附,也不愿意用金钱去做交易,我只想活在明亮的规则与公义的话语里。

以上是北京给我的一个很大的自由,或者说优势。第二个是,北京有出色的文化与艺术,这一点虽然无法与美国芝加哥、纽约或华盛顿比,但整个的氛围与人文优势还是不错的。活在一个文明的前沿,甚至优雅的地域,对知识人是一种极强的吸引力。

我想起赵汀阳的一段话:"中原最具特殊性而无可替代的优势资源就是以汉字为载体的精神世界或知识生产系统,这个无形资产比地理中心或物质资源都更为显著也更重要,因为它是具有无穷潜能的力量而不是有消耗限度的资源。毫无疑问,逐鹿中原的旋涡模式当由多种原因合力形成,但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动力非常可能就在于争夺中原率先创造的精神世界及其知识系统的分享权,特别是优先使用权,也就是争夺知识生产终端和历史的权威解释权。"

成府路口的夜色

为什么我留在北京?这是一个很人性的决定,我希望活在一个有文化滋养、思想碰撞和学问激励的人周边。在这个场域中,你会不断去发现,探索,不断去改变自己。

没有环境的话,一个人是势单力薄的,就会被潮水冲走,你处于那种势能之中是无力自拔的——"动心忍性"的孟子,"百死千难"的王阳明毕竟为数不多。

如今,我开始自觉地阅读和写作,着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磨练自己心性,让自己更有学问,获得整全的人格;二是也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活着不是为了竞争,可竞争促发我们改变,这也是外部压力或结构带给人的益处。

我特别认同德鲁克的话,"知识工作者并不生产“实物”,他生产的是构想、信息和观念"。我希望拥有的也是这些,而北京是最优选。

第三,北京的文化优势,有利于孩子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有一次,跟家乡的同学聊天,他就转述了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同学的话,说在北京,其实主要是为了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我相信,大部分人能既发展好自己,又给后代带来益处。在大城市,孩子的眼光、见识和对世界的观察与体认,会丰富多彩,甚至健康有益。

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熟悉,所以不舍得。"一草一木总关情",在北京生活多年,我喜欢冬天的干冷,秋天多彩迷人的落叶,夏天的短暂和一点点凉爽,春天里的滋润与开满的花儿。还有,这里多样的人群与团体。

昨天翻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居京琐记》,里面有一文《汉城忆燕园》,写自己到韩国开会,却总期盼回家,恋恋不舍的是家里的一切。引两段话作结:

"眼前的汉城依然辉煌,我的心灵深处涌出来的却是怀乡思家之情,其势汹涌澎湃,不可抗御。身在汉城,心怀燕园。古人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我离开燕园不过几天,却似乎是已有几年了。"

……

"我现在是在飞机上,正飞向北京。过不了多久,我就能、再看到我那可爱的祖国,我那可爱的北京,我那可爱的燕园。我那些可爱的燕园中的山水草木,我那些可爱的书籍和手稿,我那些可爱的友人,最后还有我那可爱的两只波斯猫。"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第二故乡: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