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典”的当代性

近些年来,华夏大地逐渐漾起一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潮流,《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兴起,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对经典文学的需求与热爱,文化类节目的回归,既符合大众审美,也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何为经典?在我看来,就是那些经久不衰、博大精深的文学作品,历经岁月沉淀,字句间的智慧依然熠熠生辉,而那些著写名作的大师往往都是历经坎坷人生却有着通达的人生态度,拥有卓越成就却秉持谦和态度的非凡的人,我们虽然没能和他们处于同一个时空,却能在文学作品中相遇,进行灵魂的对话,这是多么有趣且有意义的事情啊!

经典因其内在经典性而永存世间,我们现代人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文字的光芒照耀在更多人头上,让文字涤荡每个人的心灵,净化他们的灵魂,尽可能地为他们的人生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才是挖掘经典当代性的真正意义。

但空谈经典的价值并不能使经典走入人心,因为文学名著一向被称为“高雅艺术”“精英文化”,为少数人所专有,曲高和寡;而当代人习惯于快餐式文化,偏爱通俗、娱乐文化,因此必须要找到文学名著与人民大众需求的契合点,变深奥为通俗、变曲高和寡为雅俗共赏,才能真正激发经典的生命力,让阅读经典在现代社会蔚然成风。

央视近来所热播的文化节目之所以为人称道,恰是因为它找到了文学名著与大众需求的契合点,并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譬如《朗读者》,书本无言,但节目选择赋予其声音——用生动悦耳、抑扬顿挫的语言浅吟低唱,抑或激情昂扬,文字瞬间绽放它所独具的魅力;再如《见字如面》,书信本属私人信件,古人写时并不知信将被后世拆读流传,因而字句坦露的均是肺腑之言,但这恰成为它最宝贵的地方,真情实感散溢字里行间,读来娓娓动听、回肠荡气;又如《经典咏流传》,节目“和诗以歌”,在歌手的倾情演绎中让大众领略诗词之美。自古以来,从诗经到汉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有词就有曲,诗乐舞三者总是紧密结合的,到后来,诗与乐才渐渐分离。而节目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让音乐重新回归诗词,在悦耳的韵律中更充分地体现出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节目总归无法将所有经典一一呈现,但它却以这种兼具新颖性和审美性的独特风格将大众带入了奇妙的文学世界。海明威《真实的高贵》启发我们,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司马迁《报任安书》一语道破,中国古代文人有多少沉郁顿挫的痛,就有多少达观不屈的逆境重生;曹雪芹《红楼梦》更是一部洞察世事的鸿篇巨制,蕴含着种种人生况味。《好了歌》好便是了,了便是好,那是一份辛酸和无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份智慧;“一个是枉自嗟呀,一个是空劳牵挂”,这是宝黛之间命中注定的爱断情殇……“开卷即有益”,打开一本书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青年作家蒋方舟曾说:“读书是性价比最高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或者经验总是有限的,但阅读经典就可以获知智者或大师的人生经验,一辈子就活出了几辈子的容量,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看来,经典的当代性除了结合外在形式美呈现外,更要注重其内在美,即充分挖掘文学名著所固有的超越时空的思想成就和艺术价值,但同时也要注意努力克服经典因其历史局限性和作者主观性差异所带来的缺陷与不足。任何读者都不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能动的、有着丰富心灵的“鉴赏家”。在日常阅读中,我们要以独特的当代人的眼光审视经典,加深对原著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进而与作家思想产生共鸣、生发“同理心”。

“用现代的人,还经典的魂”,新时代我们应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瞬息万变的喧嚣时代,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中,保持自己纯正的底色。经典要具备当代性就要“高而不冷”——高,来自文学本身的地位和品质;不冷,来自情怀,而不是光环。让我们一起走入经典,品读和感受那作家笔墨下描写的独特人生、饱满情感、深邃思想和高远志向。尊重经典、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脊梁才能挺得更直,中华民族才能走得更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经典”的当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