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第一次在公婆家过年

本文同步更新于微信公众号“二十日新” -曦月

今年,是我第一次离开自己家在公婆家过年。

我和许先生去年8月领证,虽还没有办婚礼,但已是法律上名正言顺的夫妻。过年前我爸爸就意味深长地说“去他家过年吧,把你‘打发走’算啦”,我父母一直非常开明,从我和许先生恋爱、订婚到领证,他们都全力支持我。这次过年,爸爸主动开口让我去公婆家过年,替我给公婆备了礼物,妈妈带我上街给婆婆挑衣服...一切都被爸妈安排得很妥当。

我们腊月二十五回到了公婆家,从腊月二十九贴春联开始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到了三十这天,许先生家过年的习俗就和我家不一样了~

用浆糊贴的春联、门神和“挂钱儿”——浓浓的年味   附:“挂钱儿”即家兴业旺福星到这几个字

聊天时我和婆婆说我家过年饮食的传统是“早上吃面条、中午吃馒头、晚上包饺子”,还没等婆婆开口,我赶紧又说“入乡随俗,到了您家就跟您家的传统来”。哈哈,感觉在公婆家说自己家的传统有些唐突,搞得好像要求人家按我的想法来一样,不大妥当。

三十这天早上我们吃了肉馅的饺子,午餐有很丰盛的肉菜和馒头,到了晚上就格外讲究了。晚餐主食不吃饺子,而是吃糕点;菜类要吃半素且禁酒。

初一早上我们吃带硬币和红枣的素馅饺子。我吃到的第一个饺子就是红枣饺子呢,这也是我第一次吃红枣饺子,这口感很新奇。到了中午就可以喝酒了,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吃自己家装的铜火锅。铜火锅用炭火来烹饪,肉片和肉丸下面有豆腐、海带、酸菜等菜,与其他火锅相比别具一格呢。 

自己家装菜的铜火锅

除饮食外,还有其他方面也有不同之处。因为三十晚上不吃饺子,所以许先生家三十晚上没有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的活动(初一早上吃的素饺子是初一早上早起现包的)。许先生的原话是“春晚可看可不看”,可能会有亲戚们来家里串门做客,那么家庭活动可以是几人凑成一桌打麻将或者打扑克。这两样我都不会,也一点提不起兴趣来。回想往年在自己家过年,我们全家人在三十的晚上总是围坐在电视前说说笑笑,大人小孩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弟弟包的饺子总是别出心裁搞些“花样”,或者根本包不好也没有关系~那些好笑的小品似乎因为是和家人一起看的缘故,变得更加好笑了。想到这,我竟有些伤心,眼角流出了几滴泪。

许先生马上就看到我情绪不对了,他放下正在打麻将的手机,半路丢掉和他网络连线的牌友,陪我一起看春晚。许妈妈在客厅陪来串门的亲戚聊天,许爸爸看电视时安安静静的不爱说话。我想,这样也挺好。

三十晚上大概十点半左右,村里家家户户都要放烟花和爆竹了。放炮前我们在院子里架了一盆火,火苗很旺。许爸爸取火盆里的火放烟花和爆竹,我们用这样的仪式辞旧迎新。

过了零点,我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妹妹打了电话,我很想他们。


今早我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要学会“适应”。为什么我们初来公婆家过年会不习惯、不舒服呢?因为我们从小在自己家过年,已经连续过了二十几年了,原生家庭的一切习俗习惯都会让人无比安心。为什么说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这就意味着来自两个不同家庭、原本拥有不同生活习惯的两个人要磨合成一家人。这个磨合的过程,即适应。适应的过程会打破你原有的习惯,这肯定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但好在这不是你一人在一味的适应,当你的爱人也因你做出改变时,就产生了双向的爱。我可以遵守他家过年时饮食上的传统习俗,他也会为了陪我看春晚而不打麻将,我们不会计较“适应”这个过程中不舒服的感觉,因为我们两人走在共同的路上。我想,终有一天我们将养育孩子,他/她会在我们的影响下,有一份属于他/她的“新年印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常 | 第一次在公婆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