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生生不息”的课堂——《理性教育对生命成长有何意义》听课感悟

分享嘉宾:杨鹏  哈佛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学者,北京掌上国学院创始人

以前我们老师在读书会中共读过《道德经》,打心眼里喜欢这本书,但对书中阐述的深刻道理无法真正理解。

杨鹏老师这次分享了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一个小小章节在杨鹏老师的诠释下被灵活的与现行教育紧密联系,从而有了这节充满智慧的课堂。

杨鹏老师深入浅出阐释了有关“生”理念,“生”的力量是一种宇宙观的表达,宇宙万物的来源。我了解到“生”是道的本质,宇宙的本质,人性的本质。我特别喜欢杨教授诠释的有关“生”的教育。

杨鹏老师分享时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你让孩子背了一百首诗,那么你让孩子写了一首诗了吗?背一百首诗都不是“生”,而写的这首诗就是创生,才是“生”的教育。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我在这方面做的还真不够呢,课堂上自己讲的多,学生动的少,怎么会有更多的创生呢?

我的课堂上有“生”的教育吗?理解了“生”的教育的内涵,我发现自己的课堂在某些方面其实也有生的力量的,我给一年级小朋友上美术课,有学生说:“老师,我画上的房子能和你不一样吗?”“我的小花可以涂自己喜欢的颜色吗?”“我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吗?”……我每次都给予肯定地回答,于是乎我们的美术课堂是充满“生”的力量的,孩子们的图画加入了很多自己喜欢的元素,表达自己渴望表达的,孩子们最后图画的呈现是充满个性的,是灵动的,我也成了一年级小朋友最受欢迎的老师。

反思我的其他课程与“生”的教育所构建的理想课堂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生”的课堂具体是怎样一种课堂呢,绝对不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唯老师命是从的课堂,不是一种僵死的课堂。“生”的课堂应该是顺应学生个性特点的创造性的力量,应该是以生为中心,创设的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引发学生创生的力量。

科任老师如果说领悟了杨鹏老师所说的“生的教育”,用“生”的眼光看待孩子,看待所有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会有更多的理解,有了更多的耐心和信心。作为家长,如果懂得了“生的力量”,我们家长肯定会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焦虑,孩子课余时间该会自由得多,幸福得多,而不是盯紧孩子,使之整天被包围在题海中苦苦挣扎。

《道德经》真是一本充满大智慧的书,一个小章节就蕴含着这么大的能量,真是大开眼界,感谢杨鹏老师的解读,让我叹为观止。我太喜欢杨鹏老师所阐释的“生”的教育了,“生”的教育是一种幸福的教育,“生”的课堂是我希望的,我渴望自己以后的课堂能充满一种“生”的力量,让孩子们享受到“生”的快乐和尊严。

你可能感兴趣的:(向往“生生不息”的课堂——《理性教育对生命成长有何意义》听课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