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开学两个月来山东就有十几名孩子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是意外事故,有的却是自伤,留给父母的是无尽的伤痛。钟南山院士曾说过,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我国未来国民的素质,关系到家庭和个体一生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我们学校的每一个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人人有责。
一、孩子为什么会自伤?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期待学生都能乐观向上,健康成长,要想支持到想自伤的孩子,我们首先要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自伤?原因很多,其中有以下几种原因:
1.完美主义
孩子不允许自己考的不好,不允许自己小测验不优秀,把成绩看的很重,什么事情都想做的最好,当现实达不到自己和家长想要的结果时,孩子就特别焦虑,感觉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感,自卑感会油然而生。有时也会感觉父母对自己付出那么多,自己却没有做到他们要求的,内心有愧疚感,特别是自己感觉已经很努力了,但仍没有达到目标,慢慢对自己失望,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当结果不如意时,容易出现消极或走极端。三次小测试不理想,就感觉没法活了!
2.长期负面语言
假如你一直听负面语言听了六年,等你心情差到极点时,你又一次连续听到这些让你恨之入骨的话,你会怎样?一个孩子六年来一直听着妈妈的负面语言长大,用孩子的话说,我已经听的够够的,恰好自己因考试不理想,心情烦躁不安,此时妈妈又不断的在说,一句就足以让让自己变的歇斯底里,发生冲动行为,负面语言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时间一长,负面思维也慢慢固化,任何事情都习惯了看负面的一面,遇到挫折有逃避心理。负面语言对人的伤害是温水煮青蛙一样,会慢慢让人失去自信和力量。妈妈并没有意识到,感觉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孩子好。
记得一个被歹徒强暴过的女孩,自己就已经非常难过了,结果妈妈经常无意识的把这件事说出来,妈妈的意思是提醒孩子不要忘记,要自强,可是每说一次,都让女孩又重新陷入恐惧和仇恨,最后女孩在家里自杀。
3.强烈的愧疚感
妈妈习惯了给孩子说类似这个样的话:“因为你,爸爸推了外边的应酬,爷爷奶奶专门赶来为你做饭,妈妈专门在家照顾你,弟弟都顾不上照顾,你考不好对的起我们吗?妈妈这样说的目的是让孩子努力学习,可是事实上孩子收到的是一种愧疚,因为我的存在,让家里人都为我做出牺牲,我也没有考好,感觉自己是家里的负担,没有活着的价值,愧疚感是最低的能量,他偷走了孩子原本有的积极向上,内心越来越脆弱。
4.生活的枯燥
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一切家务都自己包办代替,孩子想扫地,妈妈说感紧学习去,扫地的时间可以背熟一篇课文,孩子想去商店买东西,妈妈提前都已经给买好了!为了更好的支持孩子学习,周四周五上辅导班,周六一天上辅导班,周日还有一对一辅导,孩子的世界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成绩优异是在这个家立足的条件,一旦成绩不优秀,孩子就感觉不到活着的价值,学习成了孩子的唯一活着的理由,
三次测验后,孩子感觉成绩都不理想,而父母三句不离学习,就连饭桌上讲的也是学习,这也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的一根稻草。枯燥乏味的生活,再加上父母的过度保护,自己很少有独立做事情的机会,更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
5.过度内归因
来咨询过的一个孩子还有一个表弟,因为家里发生了意外,表弟没人照顾,孩子认为自己离开,可以把表弟接过来生活,父母仍有两个孩子,自己离开人世,也不会让父母再投入更多的钱,还可以把钱用在培养弟弟身上,因为自己的存在,弟弟得不到妈妈更多的爱,自己离开人世,爷爷奶奶也不用每天给自己做饭了………孩子自己竟然总结了很多离开人世的好处。有问题看自己是对的,但如果事事都归为自己的原因,就会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压的喘不过气来,过度内归因,过度苛责自己让自己活得很累,经不起挫折。
6.死亡动力
咨询过一个孩子,孩子说好像有一种无行的力量在指引着他要去往高楼,用孩子自己的话说,好像高楼有金子一样,吸引她走向危险,如果冥冥之中有力量指引自己走向死亡,就会有一种家庭死亡动力在起作用,建议父母看看家族中有意外死亡的家人或没有被看到的亲人。多多在内心看到他们,并用爱链接他们。
三、如何帮助想自伤的孩子?
青少年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也容易与外部环境发生矛盾冲突,内心世界经常面临许多疑问和困惑。焦虑、抑郁、沉迷网络倾向的学生不断增加,自伤现象也常见于报端,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帮助想自伤的孩子?
1.稳定情绪。
不要让当事人的悲伤影响你的判断。当事人需要我们帮助他恢复理智和客观,但不需要一个本身就情绪不稳的人来帮助他。我们要感同身受但不陷进情绪里,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自己先保证情绪稳定才能帮助对方。
2.指出优点。
心理危机的孩子很少感受到父母,亲人朋友的爱和温暖,也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非常重要,我们要多多表达对他们的认可和肯定,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不去表达,对方感受不到,深陷心理危机的人的人只看到他自身及其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而忘记了好的一面,无条件的爱和温暖地支持是良药。
3.关注需求。
一个被各种问题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无法冷静,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环境。我们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帮助他们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环境,抓住他们想活下去的愿望,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想自伤的孩子几乎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想死,另一方面还想活下去。我们要发现并紧紧抓住他们想活下去的愿望。
4.感同身受。
避免就生命与死亡的哲学问题与当事人争论。同时也应避免说一些大道理,例如“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你”、“你的生命才开始”等等,这种说话方式使当事人觉得你是在泛泛而谈,而非真正理解对方的内心的感受。企图自伤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客观的,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支持。
5.扩大心量。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学习压力等原因,他们常常陷于个人的一己之见,陷进死胡同,掉进黑洞不能自拔,他们只看到了目前的危机而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有时想自伤的人处于情绪的最低点,他们认为生来就是如此糟糕而且永远如此糟糕。实际上,人生如潮水,有涨也有落。帮助对方看到生活的涨落。扩大心量,积极应对,看到事情更多的可能性。
6.寻找资源。
对当事人最有力、最具体的支持就是帮助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因为想自伤的人一般比较孤独,因此,要帮助他们获得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家庭和朋友,还包括帮助当事人去见一位TA想见的人。
每一个想自伤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先理清孩子想自伤的原因,提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路平坦的,经历崎岖不平的山路也是在磨炼,磨炼即辉煌,磨炼过后会收获一个更坚强勇敢的孩子,祝福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祝福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