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为何进贾府?

林黛玉进荣国府,是她在《红楼梦》正式出场,系全书第三回。

这一回,贾雨村的支线故事告一段落,贾府的主线浮出水面。因而,黛玉进贾府,又是整本巨著的一个关键枢纽。

以黛玉为牵引,宝玉、凤姐、贾母、三春、王邢二夫人错落登场,宏大的格局显露出冰山一角,给读者带来深深的震撼!

黛玉进贾府

说起这段故事,首先自然得考究,林黛玉为何要进贾府?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贾母致意务去,二是林如海一番劝诫,最终促成此行。

第一个原因暂且勿论。

第二个原因,先看林如海的话:“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乍读这话,简直不成道理。为什么林如海年将半百,不愿续室,就必须让独女离家?黛玉年幼多病,无亲母、姊妹、兄弟,难道老父就不能教养扶持?非得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方得其所?倘若她在荣府遭遇冷落,彼时再想回还,岂不更费周章?

在我看来,如海的话要紧处就在“顾盼之忧”这四字,知其深意,方通关窍。“顾盼”一词,有观看、照拂等等意思,如顾盼神飞、踌躇顾盼等等。但在此处,这个词却被曹公赋予了新的深意。

《尚书》有《顾命》一篇,讲的是周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所谓“顾命”,就是帝王临死之时,顾而为语。后世帝王临终托孤遗命,都说顾命,因而又有“顾命大臣”一类群体。

黛玉之父林如海

在曹公笔下、林如海口中,“顾盼”一词实是参照“顾命”而来。这“顾盼之忧”,实则是林如海设想自己临死之时,回顾而盼视黛玉,竟无人托付,故此忧虑。由此推断,黛玉进荣府之前,林如海必定身患绝症,这绝症很可能又是慢性病,或消渴,或痨疾,竟无法治愈,徒然迁延年月而已。

前文有言黛玉“原不忍弃父而往”,这文字写得明白,不是如海弃幼女,而是黛玉弃老父。庚辰、己卯本,此回回目都作“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抛”字与“弃”字相证,正好支撑我的判断。

另,第四回开篇言:“今黛玉虽客寄于斯,日有这般姐妹相伴,除老父外,余者也都无庸虑及了。”此处用的是“虑”字,而非“思”字,是忧虑老父,而非思念老父。忧虑什么?当然不是林如海的宦途,而是他的身体。

又,第十三回结尾言:“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这里不写黛玉得书后的反应,大不近情,除非她知父亲早有疾病,难以拔除,否则根本无法解释曹公为何缺笔。贾母听信后,只是忧闷,既不惊此恶讯,又不怜惜黛玉少失怙恃,除非她早知女婿疾病难好,否则又断乎不通。

林黛玉进贾府

考诸书中各处,我认为,林黛玉之所以进贾府,是因为林如海身患无法治愈的慢性病,怕自己逝世后,孤女无所依靠,才出此下策。贾母致意黛玉必去,原因亦在此处。

据此再读如海告女之言,就完全可解了。他不愿续室,则死后林家无主,姬妾必散,黛玉无依。前一回讲到贾敏逝世,原文说:黛玉“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这“守馆别图”四字,既可以指雨村以退为进,又可以指黛玉为以后生计,竟不打算读书,可能要学女红诸事。然而,她年纪幼小,身体极弱,难以维持,这条路也走不通。后文第三十二回,袭人在湘云面前编排黛玉不能多做针线活,即是一证明。

因此,让荣府收养黛玉,是当时最佳的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黛玉为何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