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丨中国人如何与人相处——评高阳《胡雪岩全传》系列(2)

第一部《平步青云》第一章

椿寿到湖州主持商议漕运事宜,其中各方的发言有什么机巧?

椿寿从省委书记黄宗汉处主动承担责任后,火急火燎的赶往湖州,召集一干人等商讨漕运之事。这其中分三类人,一类是负责押运的武官“领运千总”,这一类人通常从武举人中选拔。一类是临时的押运官,这类人通常是些等待分配官职做的人走其他路子钻营上来的,就是想占个职位,捞点油水,好说比等待分官候补的时候分文不得强些。另外一类人就是各个漕帮中的头领“尖丁”们。

当众人到齐,椿寿问大家这漕船如何才能开出去的时候,没有人说话,这是为何?这一是因为,在中国,大家议事,即使谁先开口也是有所讲究的。若是在场有资历老、地位高的人,便由不得其他人先说话。若是有不知趣的人先开口了,众人也是不会听的,为何?因为大家心里会想:“在场有资格发言的人还没开口呢,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说话,算是个什么规矩?”

而这第二个原因便是,椿寿与众人议事,作为领导,想必心中也有一些权衡,这些打算到底如何却无人知晓。如若这时发言,如果说对了方向自然是好,但如若说错了方向,讨得椿寿不满,便是得不偿失。而更重要的是,若是说的椿寿不满,在场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会乘此机会落井下石,以讨得椿寿欢心。

所以说这发言的一前一后的效果便是判若云泥。当然,我们不是说鼓励不顾事实地巴结上司,但如果因为这不知道事物的全貌、趋势而随意动作,最后导致群起攻之,自己落得不利的境地,便是缺少智慧的。

所以说,中国人,要善于自保。

而这时,在椿寿的连番催促下,坐在左首太师椅上的“临时押运官”便出来说话了。这是为何?

环顾全场,这“临时押运官”都坐在椅子上,而“领运千总”靠着老爷们站在后面,而更后面站着的便是“尖丁”。这时按身份,自然轮不到“领运千总”和“尖丁”们吱声,只得等老爷们说完,让他们说话的时候才能说话,不然便是落得个“不懂规矩”的名声。

而这椿寿的问话棘手,坐着的老爷们也无人愿意发言,这便是因为人人都知道这发言的人不会讨好,那还发言作何?大不了等着椿寿指名道姓让人来回话,那就谁被指到谁倒霉去咯。而这椿寿会指谁呢?当然是指全场身份最高的人来回话,那便只有做左首太师椅的这位老爷了。

而这位老爷一想,既然迟早也是让我说话,还不如我自己出来说,这总比让大人点我来得强些。不过这时候,他就要明白,论身份该他发言,但是怎样发言才能避开前面我们说过的第二种情况,即发言后落得个椿寿不满、在场众人不满呢?

所以,这位老爷便说出了个“耽迟不耽错”的由头来,即是这漕船今天晚些开出去只能算迟了,但若是不开,上头说起来,这便是连应做的工作都没做了。到时候即使不是这样,也变得百口莫辩了。

所以,这位老爷一开口,便做到了身份得当、说话合宜,用更高一级的人来说事,这样既保护了自己,也让众人信服,岂不美哉?

朝里无人莫做官是个什么道理?

当椿寿安排好漕船出发的种种事宜后便打道回府了,后来与黄宗汉谈起此事后续,又受到其责难,而这好巧不巧,这责难得也是有理有据,让椿寿无法辩驳。而椿寿一时急火攻心,居然顶撞了回去,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这是生个什么气呢?

上一篇我们提起过,黄宗汉和椿寿一个作为当今的省委书记,一个作为省长,其实是一个互相配合,互相补台的关系。讨论工作应该就事论事,而在这就事论事之外,还要重视论事的方法和态度。胡雪岩一介草民得知王有龄原来都是有官职挂身的人时都要客气谦让几分,更别说两个高官了。

但黄宗汉和椿寿议起漕运之事时,椿寿认为我两商议公事便是商议公事,这礼貌和情面还是要给对方留的。但这黄宗汉步步紧逼,我说一个方案便驳斥一个,还拿更大的官来压我,更重要的是将此事说得如此明晃晃的,岂不是等于说我办事考虑不周全,工作能力不足么?这时候椿寿感觉到的黄宗汉不是在就事议事,而是在故意刁难了,自然容易气急败坏顶撞领导,这实在是不应该。

而这时候椿寿在心中嘀咕,好说我也是个旗人,也是个正经科班出身,不像那些捐官之人等走小道爬上来的。外面人人捧着我,为何在你这里受这份气。你现在能比我做的官大,不就是因为你在朝中认识几个人而已嘛。但想到这里的时候,椿寿立即就泄了气,给黄大人认错赔礼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中国,你看一个人如何的风光,呼风唤雨,叱咤风云,好似人模人样,万人之上。但是要明白一个道理,再大的大佬后面,都有更大的大佬罩着。很多时候,更大的大佬碍于身份地位,或者自己所在圈子的规矩,甚至仅仅是因为面子原因,很多事情自己不方便去做。每当这个时候,大佬就需要有人来帮他打理关系、利益,帮他做事,然后自然而然的就将这人推到了台前为众人所熟知,而自己就可以退居幕后,运筹帷幄的同时又保得自己安全。

而这人为大佬办事,大佬自然要在其他方面加以照顾,不管是金钱、权力、名声地位,还是一些个人的小请求,只要不碍到大佬的根本,终归来说还是能给就给的。那黄宗汉请朝里的人照顾照顾,办一两件事情能有多难呢?如若这一两件事是给椿寿的父亲抹黑,或者在皇上面前从不利于自己的角度商量商量几件“公事”,自己不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么?所以这时候,椿寿亦只能忍得心中怨,赔上笑脸人。

咸丰帝查椿寿自尽一事有何纰漏?

在黄宗汉的运作下,漕运一事,黄宗汉本想往东,偏偏让椿寿往西,事情是南,偏偏误导得椿寿以为是北。最后在椿寿手牌交尽,后路皆毕之后,利用自己的权威,让椿寿陷入无路可走的处境,最后逼得椿寿自杀。

黄宗汉本意只是报复椿寿在自己刚上任之时不理自己索贿之暗示,让椿寿明白谁才是老大,也不想得椿寿一时糊涂,便悬梁自尽了。至于黄宗汉的作为,我们不评论其对错,只说其手法,终归来说离不了“政治”二字,政治政治,以“政”为“治”,这是一门大学问,我后面在公众号专开一栏细讲,现在仅仅来说椿寿自杀一事。

椿寿为黄宗汉所逼,自杀身亡。作为一位省级大员殒命,事关重大,自然引得中央的重视,这时中央便会派人查访此案,看看中间是否有所隐情,牵扯出更大的关系来。而如若此案真有隐情,中间有关系的人便一定会极力隐瞒误导,而中央派出的查访人员和其相对,便是一个处于明处,一个处于暗处,及其不利。

所以,中央派人查访的时候一般会使用声东击西的方法,如若调查山东的案子,便交给一钦差办理,表面上这钦差是要去浙江查访另外一事,到了济南后便坐下不动,拿出秘旨,突击召见相关人等,火速查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暗处的败类拉扯出来。

而这次查案,中央便派的即将上任的江苏学政何桂清持秘旨查访,而由于何桂清和黄宗汉是同年,即在科举时代同一年中榜者。那时,政坛中关系尤其以同年、同乡、同学为重,如果是同一年上榜者,今后在仕途上便会自然而然结成一党,相互照应,以保互相周全。所以当何桂清被指派查访此案的时候,便通知了黄宗汉。中央便从暗处回到了明处,此案再无查出的可能性了。

要说在此事上咸丰帝有何不妥之处。一是信任黄宗汉,便没有将何桂清和他是同年一事放在心上,可以说是所信非人,但即使如此,咸丰帝也应料到,作为椿寿的上司,对于此事黄宗汉应该有所知晓,将此事交给何桂清,就相当于告诉了黄宗汉,即使他和此事无关,难免他拿这个消息和此事的真正关系者做文章、做交易。这是一不妥。

二不妥即此事的决定者看起来是咸丰帝,其实是在旁人的诱导下促成的。因为推荐何桂清调查此事的人是军机处的彭蕴章,而彭蕴章和黄宗汉亦是同年。一次可称为巧合,两次就有猫腻了。乍看起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找不到头绪,但为政者不得不心思细腻,时时警惕。何为心思细腻?即体察细微、无人注意之处。对于同年之事,一次还好,如果两次出现,即使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也应该引得局中人注意。

这边是为何中国古代玄学会将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情放在一起来说道,在现在人看起来是不合逻辑、自圆其说的,其实哪知这正是中国智慧的体现之处。

而作为一个平凡人来说,更要明白的是,常人经常沉浸于俗事之中,在体系重大的事情到来之时常常毫无察觉,更别说心思细腻,即使有细腻的能力也会无端错过。所以我说,在中国人只要与人相处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警惕,这样心思细腻才能派上用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处世丨中国人如何与人相处——评高阳《胡雪岩全传》系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