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与996齐飞的时代,失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常见。与此同时,被延迟退休与35岁歧视线左右夹击的中年人,与失业之间似乎埋伏着一场无法避免的狭路相逢。
从天堂到人间
十多年前在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在一家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实习。
公司员工多是人中俊杰的模样,名校+高学历+国际视野,洋溢着一种啥世面没见过般的自信。
在我的大转角办公桌附近,坐着一位中年才俊的大哥和他的团队。大哥能干人又好,一会儿去美国出个差,一会儿又买了高大上的新车。对当时的我而言,这就是理想中职场骨干该有的模样。
忽然有一天,从天而降一个雷,大哥所在的小团队被整体取消了。
包括大哥在内的员工在一个月之后“按时”离开了公司,留下了空空如也的大转角办公桌,恍若失忆。
天堂顿时变为人间,无比现实的人间。
失业如此狡猾地潜伏在转角处,打算给中年人一个始料未及。那么,有哪些可以思考并准备起来呢。
心法1:面对现实
建立正确的“失业观”
每个时代的失业各有其特色,因此首先要在心态上准备迎战。
其实不过是一代人的时间,90年代末的原国有企业改制曾带来一大波失业潮,创造了“下岗”和“4050”这些个简单粗暴的新词。
那个年代的失业,特色是品种单一,基本清一色的结构性失业。就是虽然求职者就业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所需的技能而无法胜任,导致劳动力供需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然而,当今的失业,特色则是品类丰富,变化迅速,必有一款适合中年人。
所谓品种丰富,那可是凑齐了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隐性失业这一桌麻将。
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愈演愈烈。在这个知识技能迅速升级,大学扩招又带来学历贬值的时代,即使集齐了985,211和一打证书,仿佛可以召唤神龙,也未必召唤得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而这只可意会的“满意”二字,就好像择偶要看缘分一样,成为这个时代结构性失业的新特征。
周期性失业尾随而来。虽然我国经济已经举世瞩目地强劲增长了那么多年,而增长放缓的新常态依旧无法避免,再加上新冠这类搅局的“黑天鹅”,劳动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从周边不断关门的店铺也能看出些端倪。
隐性失业也来凑热闹,隐藏在“主动降薪”、无薪休假和996式加班的羊皮之下。
所谓变化迅速,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一年等于美国的四年,中国在过去30年几乎完成了美国120年完成的发展。我们以一种超过世界的时速生活在变化里。
与此同时,我们的就业与失业也呈现出高速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毫不均匀,因不同地域、行业、体制内外等因素而明显分化,使我们对于失业的理解,才刚刚归纳出一些心得,便又很快失效了。
当中年与失业狭路相逢,第一步便是,在心态上建立正确的“失业观”,以更为与时俱进而又实事求是心态来面对失业。
毕竟,有所准备还是束手无策,失业就在那里。
心法2:面对自己
锦囊里有没有plan B
中年好像是个特无奈的年纪,给人以上有老下有小压力山大的固有印象。然而作为不用直接面对学业压力与健康问题的人群,换个角度看,中年其实也是最自由的年纪。一个被别人依赖的人,对生活有着更多的掌控力。
而这种自由的程度,还取决于多大程度上为自己酝酿了备选方案plan B(以及plan C,D,E……)。
� 经济生活的plan B
钱是失业要面临的第一问题。对于经济生活,现有的储备与节流的弹性是最好的plan B。
人到中年,一言不合就敢裸辞,已经不是意气用事,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哪怕不考虑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近期可预见的大额支出,也至少算一下,家里的存款(不含房产等非流动资金)拿来应付每月的平均支出,大约可以维持多少年。
每人的风险偏好不一样,当失业后减弱了开源能力之后,节流能力的弹性便更显神通。
话说人的幸福与痛苦体验多源自于变量,即生活中的变化。思考一下自己平时那些所谓的刚性消费,有多少是完全可以灵活调整的。这样不仅消费弹性增加,生活也有可能增添新的小确幸。
� 职业选择的plan B
在这个工龄未必是优势的时代,把准时代变化的大方向尤其重要。
中年失业的概率与行业的成长周期、企业的盈利情况、部门的职能分工、以及个人的就业能力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
中年人要常常评估自己在职业选择方面的plan
B,判断中年换赛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机会与成本。
人到中年常犯的毛病,一是工作太忙,没时间琢磨赛道的事,或者琢磨过但没工夫真的做准备;二是工作稳定了太久,觉得可以一辈子这么安定下去,再也不用费神去想什么赛道的事了。
等遇上一条赛道真的堵了甚至断了再去想,可就来不及了。真人版的职业生活,可不提供GPS导航。
� 健康生活的plan B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当好一个职场中年人的本钱。
如果你自己是雇主,看到一个不油腻、还有腰、甚至发量恰好的中年人是否会多一些好感?
我们可以不选择996的工作,但确保健康状况让自己有底气在需要选择996时就能扛得下来,那便是预留了另一种自由。
� 精神生活的plan B
失业中年面临的另一个窟窿是精神世界的虚空。
过去所谓的事业曾经给我们贴上行业与公司的标签,当这个标签因失业而褪去之后,还有什么能够在工作之外定义我们的意义?
精神世界的种子需要播种与耕耘,可以是任何能让自己进入心流的状态的小爱好,一个在工作之外可以进入的桃花源(最好还不要太费钱)。
心法3:面对亲友
细水长流中见真情
失业中的家庭关系,也容易变得微妙起来。
人到中年,如果还遇到事情就总想着回去跟父母哭诉一下,那是一种奢侈的矫情。当家里有天塌下来只能自己扛的时候,才是正版中年1.0。
尽管失业和失恋都是确有所失,而描绘失恋的作品这么多,被无数电影小说刻画得心酸浪漫。相比之下失业是绝无浪漫气质的,尤其对于负重前行的中年人。
配偶(此刻尤其是队友),那个曾经仿佛说过要和我们同甘共苦的人,在一起面对失业时成为最重要的人。
毕竟,一来经济上要互相依靠,二来不知道这依靠要维持多久。
生活的细水长流,此时变成了文火慢炖。
如果自己是失业的那一方,无论内心多愁苦,说过了也就罢了。同一个屋檐下过日子,谁都不容易,别说得好像天下只有自己受委屈似的,即便再体贴的队友听多了也会烦的。
如果自己有幸是尚未失业且独自养家的那一方,能忍住尽量少唠叨几句。谁也不保证过一阵轮上失业的是自己,此刻全当积德行善。
家人之间,细微之处见真情。有时关心是多说,有时关心是不说。
失业这道坎能够一起熬过来,互相没有给对方难看的脸色,也许感情还能从此递进一层,相比之下什么比翼鸟连理枝,都黯然失色了。
孩子是无辜的,发火前深呼吸几下,心中默念不迁怒,毕竟他们也是中年失业家庭的牵连受害者。
至于朋友,这个时候有打听八卦的,有人间蒸发的,有劝节哀顺变的,也有特别热心帮忙牵线搭桥介绍工作的。
大家都不傻,谁谁是真心,这个时候心里明白,恩情都记得。
写在最后
中年失业,好像原来匀速运动与加速运动戛然而止。这也许是一个思考的契机,一个中场休息,让中年人们慢下来喘口气。
终于有时间好好思考一下与这个时代、与内心深处、以及与亲友之间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这年头最大的喜事就是人均寿命长了,中年的定义瞬息万变,后面的路还长着。
还好,还有下半场。冬天已来,春天还会远吗?
但愿狭路相逢,勇者胜、智者胜、有备而战的中年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