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

看到现在的学生每天坐在暖和的教室里上课,上下学有家长开车接送。周内被繁重的课业负担所捆绑,双休日又要被迫奔赴各种特长班,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

我是70后,我上学时候各种条件都是比较差的。冬天的衣服不太保暖,加上天气冷,每年冬天我的两只手都被冻坏,整个冬天又红又肿,有时还开了窟窿。每年一到冬天,上一年的冻疮就自然长出来,像前一年埋下的树根一样,到了一定的季节自然发芽。我记得冬天的每个晚上我都在火炉上烤被冻烂的手,还经常用中药草熏蒸。手冻坏之后,白天倒没有什么感觉,晚上手又痒又疼,很不舒服。但是每天按时上学,从不迟到早退。

冬天室内和室外一样寒冷。为什么这么说?我上初中时,教室里取暖用的是一个加煤的炉子,每天晚上放学时,负责封炉子的值日生由于技术原因,没有把炉子封好,第二天早晨上课前炉子里的火灭了,值日生拿柴生炉子,所以满教室都是烟,实在被炝得待不成,大家就把所有窗户都打开通风换气,导致上课时教室里和教室外是一样寒冷,脚也冻,手也冻,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桌子下是咚咚咚的跺脚声,桌子上是搓手和哈热气的声音……但是所有同学对学习的热情没有丝毫的减退。

这种情况从我上小学一年级一直持续到了上高三的时候,教室才换成了有暖气的楼房。

上下学从来不用家长接送。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上自习,上学都不用家长接送。尤其是上到高中,我家距离里学校有一公里旅程,我和同村的同伴每天来回要步行六趟。大家都习惯了靠自己回家,不管酷暑严寒,不畏风霜雨雪,风雨无阻,从来不用家长接送,也从来不请假。几个同伴约一路上说说笑笑,一会就到家了,反而并不觉得远。

那时候路上几乎就没有什么汽车,中午放学时间我经常在校门口买本杂志,边走边看,高中几年放学路上我看了许多课外书,所以导致眼睛高度近视。

家庭作业从来不用家长辅导。我所有的同学,包括我弟弟妹妹,上学时所有的家庭作业都是在家里自觉、独立完成的。从来没有麻烦过父母,没有给父母增加过任何负担和压力。不像现在的孩子,家长给孩子辅导作业时,家里鸡飞狗跳,家长气急败坏,孩子痛哭流涕。

课业负担轻,成长环境宽松自由。在闲暇时间我看了许多优质经典的电视剧和课外书。电视剧有国产片:《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八仙过海》、《夜幕下的哈尔滨》、《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排球女将》等等。看了许多小人书,《少年文摘》、《儿童文学》、《语文报》、《收获》、《十月》等都是我每期必读的书目,我也读过《罗兰小语》、《白鹿原》等等,阅读时摘抄了许多精美的段落和词语,语文教科书里的许多文章,也被我完完整整地抄写过。

童年的劳动体验非常丰富,留给自己的印象非常深刻。我经常利用节假日帮父母亲干各种农活和家务活,除了不会开拖拉机,我啥活都会。像大人一样是家里的半个劳动力。做饭、蒸馍馍、烙饼子、下地种蒜、除草、挖洋芋、割麦子……从小就一直干到出嫁。干各种家务活和农活,培养了我做事坚韧、有毅力,吃苦耐劳、懂感恩、有爱心、责任心强、生活勤俭节约等优良品质。

我经常到地里挖野菜,拾麦穗、抓蝴蝶、捉蜜蜂,和伙伴们踢毽子、跳房子、打沙包、跳皮筋……童年生活过得非常快乐。

网上看到的一段话,是我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生在土坯房,用的四方桌。 吃的是母乳,牛奶没见过。 席子炕上铺,兄弟同被窝。 卫生不太好,虱子特别多。 那时没有电,油灯能凑合。 盘腿坐炕上,家人围一桌。 土豆萝卜汤,青菜也不多。 玉米渣子粥,就着咸菜喝。 过年杀个猪,吃少卖的多。 谁家买鞭炮,几十就算多。 一张新炕席,能铺二年多。 正月看秧歌,冻得直哆嗦。 家里来客人,小孩不上桌。 大人干农活,小孩放猪鹅。 上山割柴火,家家一大跺。 长到八九岁,识数一百个。 直接上小学,初学阿喔鹅。 背个旧布包,没有铅笔盒。 走路上学校,从未迟到过。 渴了喝凉水,饮料没听过。 饿了分饭吃,都是玉米馍。 胖瘦无人讲,穷富没人说。 男女同板凳,课桌划界河。 心里有好感,却不送秋波。 见到俊女生,手脚直哆嗦。 没说半句话,脸就红到脖。 学习很上进,爸妈不多说。 老师不补课,作业也不多。 一共几节课,语数美体歌。 寒暑假期到,割草喂兔鹅。 同村小伙伴,上山又下河。 夏天河洗澡,冬天滑冰车。 能知父母苦,自觉干农活。 锄地又施肥,秋天忙收割。 内外一身衣,烈日皮晒破。 果树能结果,味好又止渴。 中暑得感冒,不用针和药。 伙伴在一起,情同亲姐哥。 女孩跳皮筋,男孩滚铁环。 玩具自己造,刀枪也会做。 下河摸鱼虾,上树掏鸟窝。 同伴吵了架,相互能撮合。 和好握握手,有怨跺跺脚。 外面犯了错,不能对娘说。 谁若不守信,再逢打脑壳。 田园摸黄瓜,偶尔偷水果。 电视没见过,天天听广播。 学习不太好,故事都能说。 晚上藏猫猫,白天游戏多。 虽然满身土,玩得却快活。 没有小食品,身体棒棒的。 最爱看电影,远村亦奔波。 画圈占地方,晚了背面坐。 炒把玉米粒,胜似吃干果。 看过地道战,台词背很多。 所有战争片,八路没败过。 一度参军热,军装流行多。 打倒小日本,八路是帅哥。 当年戴军帽,如今犹记得。 中学离家远,上学带饭盒。 步行几十里,羡慕自行车。 住宿更艰苦,土炕不烧火。 食堂自带粮,咸菜家里做。 如今已不惑,眼角皱纹刻! 今看儿和女,辛苦也快乐。 跟他谈从前,认为是胡说。 时代不相同,我等要少说。 父母只希望,后生莫蹉跎!     

生活就是活生生的课堂。在生活中所受的这些教育虽无声,却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最直观、最直接的,更是刻骨铭心的,在这种成长环境下,人的身心无疑也是非常健康的!

童年生活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干农活,它们对于我来说,胜过任何教科书和学校对我的影响,我在农田里得到的各种体验对我一生是影响最大和最深刻的,也是最难忘、收获最丰硕和最为宝贵的。

正如:“童年是心灵的故乡,我之所以酷爱旅行,就是因为有一个迷恋大自然的童年。永远感恩家乡青岛的山山水水,感恩父母的宽松教育,使我自由无羁地上山下海。站在浮山顶上,我梦幻自己会有一双飞翔的翅膀!没有任何时代的人像青少年更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才能让他们明白书本和说教等一切间接经验。所以,有什么样的童年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孙云晓

童年的冬天很冷,天空很蓝,时间很慢,生活很快乐,也很丰富,童年的记忆最难忘。

作者简介:臧晓芸,女,生于1971年2月,49岁,水瓶座,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学历,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26年,喜欢阅读和写作。每天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