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换房,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我家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很普通的小区里,离城里不远也不近。小区密度不大,绿树成荫,住着很惬意。

但是,住的时间长了,很多问题也慢慢冒了出来。随着餐饮业、外卖送餐的整体兴起,周边餐馆的数量并未增加、很多外卖送餐送不到;小区周边一栋一栋新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周边道路环境随着各种施工,开始不那么入眼了。

于是,先生开始和我念叨,想换房,想搬到城里去住,一定要找个周边有吃有喝的地方,一定要找个环境好的地方。这一念叨就是好几年。

每个人都有向往着自己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的权力。

现在的住处离我的办公室往返50公里,每天通勤至少两小时,我好像从未介意过这件事。能近一些当然好,但是,想想自己收拾得舒舒服服的家,路上这点通勤时间就忽略了吧。

蒋勋在一篇文章里这么写道:“初搬来河口,还没有关渡大桥。下班回家,坐一段火车,在竹围下车,右岸许厝到八里张厝,有一小小渡船,每天便乘渡船过河回家。船夫摇桨话家常,船头立着鹭鸶。”

每天路上又是火车又是渡船,虽然作者轻描淡写,但是想必路途还是蛮辛苦的。只是蒋老先生把这路上的时间拿来领略风景、寻找美的所在,便不觉辛苦了。

苦不苦、对现状满意不满意,全看心里有没有一个可以与之相平衡的事物。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家,也可以是一种感受,比如途中对美的感受。

先生对居所的感情,没有对位置与便利性的期望值高,自然,他便不会像我这样“恋旧”,而是想着尽快去觅个“新欢”。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不了解他真正的思维方式的。总是在心里默默批评他。

为什么那么多邻居可以与周边因为施工而导致的暂时脏乱和平共处,而他不行?

为什么那么多邻居可以开开心心的吃小区的家常菜馆的饭菜,而他不行?

为什么那么多邻居热爱自己的家,可以踏踏实实的在一所房子里住上十几年,收拾打理,日子过得平淡如水,而他不行?

想来想去,只能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生活中,一定有至少一件事,是你最最珍重、并愿意为之付出代价的。有人选择安稳、有人选择不断地变化;有人以家为先,有人事业为重;有人喜欢有规则,有人追求自由如风。

当我们想批判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无非是两个人的价值观,说简单点,就是在意的事物没有统一,发生了冲突。

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可以尽情的在心里默默的”批判“对方的各种矫情、不合逻辑,但是,没有人可以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别人。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换房,要去看一个楼盘的房价,和这个小区的品质与整体档次。真的只这么简单吗?

《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作者卡伦.霍妮提到了外化作用这个词,指的是:一个人将内心活动感知为发生在自身之外,并且认为是这些外在的因素导致了自己的困难。外化作用会导致一个人对外部环境过分依赖。比如住在城市还是郊区、吃这种食物还是那种食物,属于这个群体还是那个群体。这些都被赋予了过多的重要性。

看房过程中,中介们总会有意无意的告诉你,有些明星住在这个小区。言下之意,明星与小区的档次是挂钩成正比的。 看房看多了,人们便有可能无意识的构建出一种理想化的自我——我应该属于这样的小区,住在这里才符合我现在的身份。当然,后半句是彻彻底底的无意识,很多人甚至自己都不会察觉到。

有了这样无意识的想法,之前想好的预算、房型等等的优先级立刻降低,住在哪里变成了最重要因素的。因为,别人能够通过你住在什么样的社区里,判断出你大概的社会地位,而不会去在意你住的是一个小户型还是顶层楼王;当然更没人理会你是砸锅卖铁一身债、还是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买的房。

住在哪里被赋予了过多的重要性。

我们买房,自住的功能和撑门面的功能到底哪一个优先级更高?有些人会说自住,但是,还是那句话,无论怎么选,都没有对错。

我们只能去学着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学着换位去思考,去看看别人更加在意的东西是什么。难道你非要赤裸裸的指出,“你这样太虚伪了,买房又不是给别人看的”。

人际关系的准则就是,永远不要刻意表现出你比别人理智、比别人聪明。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赢了道理,便输了朋友“,家人之间亦是如此。

我们每个人自己也会有无意识的行为,那是不是应该感谢我们的家人、朋友没有时时”拆穿“、指出我们的问题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换房,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