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河北省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文件终于面试,所有高中老师的心都随着文件的出台而落地了,踏实了。
文件里明确,河北省在2021年将采用“3+1+2”的高考模式。关于这一政策的解读文章铺天盖地而来,这些文章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提到一点,说“新高考”将不再进行文理分科,而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选择。
对于后半句,作为生涯规划师的我是极其赞成的,因为学生特质不同,所以过去的大文大理将学生分为纯文科生和纯理科生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新高考模式的变化无疑是一种人才选拔的需要和学生评价的进步。
但是对于前半句“文理不分科”,我并不能苟同。
在我看来“文理不分科”,只是大众在对文件解读时出现的一个美丽误会!
和大家分享两个论据:
论据一:
因为在指导性文件中并没有提到“文理不分科”。
不信?咱们来看看《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中关于这一点是如何叙述的。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看到么?现在广为流传的“不分文理科”是来自这里,那么我想请大家再仔细读两遍上边的黑体字,您读出了什么?
《意见》中是说了“不分文理科”,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几个字是跟在“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的后边“不分文理科”!
没错,我认为这几个字是针对“数学”学科而言的,因为现行高考模式中,数学是有“理科数学”和“文科数学”之分的,考纲要求是不同的。而新高考改革,数学学科不分文理科,也就是文理一套卷,这样做的好处是让数学更“平易近人”,也会降低数学学科考试时的难度。
论据二:
“3+1+2”的新高考模式中,“1”是指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科,为什么会是这两科呢?
大家上学时都有这样的体会,也都清楚,因为“物理”是理科的基础学科,“历史”是文科的基础学科。所以“二选一”仍旧给学生们限定了一个大致的选择方向,“偏理”或是“偏文”。
这是符合人智力发展特点的,因为人的特质决定了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所用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有的人偏理性,有的人偏感性;有的人喜欢动手操作,有的人喜欢静思辩论等等。
“四选二”,打破了过去简单、僵硬、古板的“理综”、“文综”的选择,可以让学生真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优势学科去钻研。
综上,我认为我们不能简单的就把“新高考改革”和“不分文理科”划上等号。
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选科时,也一定要理性,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特质才是科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