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我们不再单独介绍推荐算法的原理,而是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模块——工程篇。
在工程实践的部分中,首先介绍的内容是当今最热门的信息流架构。
信息流是推荐系统应用中的当红炸子鸡,它表现形式有很多:社交网络的动态信息流、新闻阅读的图文信息流、短视频信息流等等。
如果要搭建一个自己的信息流系统,它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来一探信息流架构的究竟。
信息流,通常也叫作 feed,这个英文词也很有意思,就是“喂”给用户的意思。
传统的信息流产品知识简单按照时间排序,而被推荐系统接管后的信息流逐渐成为主流,按照兴趣排序,也叫作“兴趣 feed”。
所以我们通常提到信息流,或者兴趣 feed,其实都是在说同一个话题。
这里温馨提示一下:如果要搜索 feed 相关的技术文章,你应该用“Activity Stream”作为关键词去搜,而不应该只用“feed”搜索,Activity Stream 之于 feed,就好比多潘立酮之于吗丁啉,前者是行话,后者是通俗说法。
实现一个信息流,整体逻辑上是比较清楚的。可以划分为两个子问题。
1. 如何实现一个按照时间顺序排序的信息流系统?
2. 如何给信息流内容按照兴趣重排序?
这里先给出一个整体的框架,然后再分别详谈。
这张架构图划分成几个大的模块:日志收集、内容发布、机器学习、信息流服务、监控。这里分别介绍一下:
1. 日志收集,是所有排序训练的数据来源,要收集的最核心数据就是用户在信息流上产生的行为,用于机器学习更新排序模型;
2. 内容发布,就是用推或者拉的模式把信息流的内容从源头发布到受众端;
3. 机器学习,从收集的用户行为日志中训练模型,然后为每一个用户即将收到的信息流内容提供打分服务;
4. 信息流服务,为信息流的展示前端提供 Rest API;
5. 监控,这是系统的运维标配,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等。
信息流的基本数据有三个:用户(User)、内容(Activity)和关系(Connection)。 用户不用说,就是区别不同用户的身份 ID,来说一说其他的两种。
用于表达 Activity 的元素有相应的规范,叫作 Atom,你可以参考它并结合产品需求,定义出自己的信息流数据模型来。
根据 Atom 规范的定义,一条 Activity 包含的元素有:Time、Actor、Verb、Object、Target、Title、Summary。下面详细解释一下这些元素。
1. Time:即“Activity 发生的时间”。
2. Actor:即“Activity 由谁发出的”。通常 Actor 就是用户 ID,但是我们也可以扩展到其他拟人化物体上,如关注的一个“店铺”,收藏的一部“电影”,或者用户喜欢的一个标签或者分类。也就是和用户建立连接的另一端。
3. Verb:动词,就是连接的名字,比如“Follow”“Like”等,也可以是隐含的连接,如挖掘出的用户兴趣词和用户之间这种潜规则。
4. Object:即动作作用到最主要的对象,只能有一个,比如一个人赞过的一张照片,店铺上新的一件商品,一个分类下一篇新的文章。
5. Target:动作的最终目标,与 verb 有关,可以没有。它对应英语中介词 to 后接的事物,比如“John saved a movie to his wishlist”(John 保存了一部电影到清单里),这里电影就是 Object,而清单就是 Target。
6. Title:这个是 Activity 的标题,用自然语言描述,用于展示给用户。
7. Summary:通常是一小段 HTML 代码,是对这个 Activity 的描述,还可能包含类似缩略图这样的可视化元素,可以理解为 Activity 的视图,不是必须的。
互联网产品里处处皆连接,有强有弱,好友关系、关注关系等社交是较强的连接,还有点赞、收藏、评论、浏览,这些动作都可以认为是用户和另一个对象之间建立了连接。有了连接,就有信息流的传递和发布。
定义一个连接的元素有下面几种。
1. From:连接的发起方。
2. To:被连接方。
3. Type/Name:就是 Atom 模型中的 Verb,即连接的类型:关注、加好友、点赞、浏览、评论,等等。
4. Affinity:连接的强弱。
如果把建立一个连接视为一个 Activity 模型的话,From 就对应 Activity 中的 Actor,To 就对应 Activity 中的 Object。
连接的发起从 From 到 To,内容的流动从 To 到 From。Connection 和 Activity 是相互加强的,这是蛋和鸡的关系:有了 Activity,就会产生 Connection,有了 Connection,就可以“喂”(feed)给你更多的 Activity。
在数据存储上可以选择的工具有下面的几种:
Activity 存储可以采用 MySQL、Redis、Cassandra 等;
Connection 存储可以采用 MySQL;
User 存储可以采用 MySQL。
用户登录或者刷新后,信息流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把动态内容出现在受众的信息流中这个过程称为 Fan-out,直觉上是这样实现的:
1. 获取用户所有连接的终点(如好友、关注对象、兴趣标签);
2. 获取这些连接终点(关注对象)产生的新内容(Activity);
3. 按照某个指标排序后输出。
上面这个步骤别看简单,在一个小型的社交网络上,通常很有效,而且 Twitter 早期也是这么做的。这就是江湖行话说的“拉”模式(Fan-out-on-load),即:信息流是在用户登录或者刷新后实时产生的。这里有一个示意图,可以点击查看。
拉模式就是当用户访问时,信息流服务才会去相应的发布源拉取内容到自己的 feed 区来,这是一个阻塞同步的过程。“拉”模式的好处也显而易见,主要有下面两种。
1. 实现简单直接:一行 SQL 语句就搞定了。
2. 实时:内容产生了,受众只要刷新就看得见。
但是也有很大的不足:
1. 随着连接数的增加,这个操作的复杂度指数级增加;
2. 内存中要保留每个人产生的内容;
3. 服务很难做到高可用。
与“拉”模式对应,还有一个“推”模式(Fan-out-on-write)。在文稿里放了一张图,可以点击查看。
当一个 Actor 产生了一条 Activity 后,不管受众在不在线,刷没刷新,都会立即将这条内容推送给相应的用户(即和这个 Actor 建立了连接的人),系统为每一个用户单独开辟一个信息流存储区域,用于接收推送的内容。如此一来,当用户登录后,系统只需要读取他自己的信息流即可。
“推”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在用户访问自己的信息流时,几乎没有任何复杂的查询操作,所以服务可用性较高。
“推”模式也有一些不足。
1. 大量的写操作:每一个粉丝都要写一次。
2. 大量的冗余存储:每一条内容都要存储 N 份(受众数量)。
3. 非实时:一条内容产生后,有一定的延迟才会到达受众信息流中。
4. 无法解决新用户的信息流产生问题。
既然两者各有优劣,那么实际上就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一种简单的结合方案是全局的:
1. 对于活跃度高的用户,使用推模式,每次他们刷新时不用等待太久,而且内容页相对多一些;
2. 对于活跃度没有那么高的用户,使用拉模式,当他们登录时才拉取最新的内容;
3. 对于热门的内容生产者,缓存其最新的 N 条内容,用于不同场景下的拉取。
还有一种结合方案是分用户的,这是 Etsy 的设计方案:
1. 如果受众用户与内容产生用户之间的亲密度高,则优先推送,因为更可能被这个受众所感兴趣;
2. 如果受众用户与内容产生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低,则推迟推送或者不推送;
3. 也不是完全遵循亲密度顺序,而是采用与之相关的概率。
在中小型的社交网络上,采用纯推模式就够用了,结合的方案可以等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再考虑。
对于信息流的产生和存储可以选择的工具有:
用户信息流的存储可以采用 Redis 等 KV 数据库, 使用 uid 作为 key。
信息流推送的任务队列可以采用 Celery 等成熟框架。
信息流的排序,要避免陷入两个误区:
1. 没有目标;
2. 人工量化。
第一个误区“没有目标”意思就是说,设计排序算法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为什么要对时间序重排?希望达到什么目标?只有先确定目标,才能检验和优化算法。
第二个误区是“人工量化”,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产品同学或者运营同学要求对某个因素加权、降权。这样做很不明智,主要是不能很好地持续优化。
目前信息流采用机器学习排序,以提升类似互动率,停留时长等指标,这已经成为共识。比如说提高互动率则需要下面几个内容。
首先,定义好互动行为包括哪些,比如点赞、转发、评论、查看详情等;
其次,区分好正向互动和负向互动,比如隐藏某条内容、点击不感兴趣等是负向的互动。
基本上到这里就可以设计成一个典型的二分类监督学习问题了,对一条信息流的内容,在展示给用户之前,预测其获得用户正向互动的概率,概率就可以作为兴趣排序分数输出。
能产生概率输出的二分类算法都可以用在这里,比如贝叶斯、最大熵、逻辑回归等。
互联网常用的是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谁用谁知道,用过的都说好;也有 Facebook 等大厂采用了逻辑回归加梯度提升树模型(又称 GBDT)来对信息流排序,效果显著。
如今大厂都已经转向深度学习了,但我还是建议小厂或者刚起步的信息流先采用线性模型。
对于线性模型,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特征工程。信息流的特征有三类:
1. 用户特征,包括用户人口统计学属性、用户兴趣标签、活跃程度等;
2. 内容特征,一条内容本身可以根据其属性提取文本、图像、音频等特征,并且可以利用主题模型提取更抽象的特征。
3. 其他特征,比如刷新时间、所处页面等。
排序模型在实际使用时,通常做成 RPC 服务,以供发布信息流时调用。
信息流是一个数据驱动的系统,既要通过历史数据来寻找算法的最优参数,又要通过新的数据验证排序效果,所以搭建一个数据流管道就是大家翘首期盼的。
这个管道中要使用的相关数据可能有:
1. 互动行为数据,用于记录每一个用户在信息流上的反馈行为;
2. 曝光内容,每一条曝光要有唯一的 ID,曝光的内容仅记录 ID 即可;
3. 互动行为与曝光的映射关系,每条互动数据要对应到一条曝光数据;
4. 用户画像内容,即用户画像,提供用户特征,具体请见在第 4、5、6 三篇中的内容;
5. 信息流的内容分析数据,提供内容特征,即物品画像。
对于一个从零开始的信息流,没必要做到在线实时更新排序算法的参数,所以数据的管道可以分成三块:
1. 生成训练样本,可离线;
2. 排序模型训练,可离线;
3. 模型服务化,实时服务;
像 Pinterest 早期的管道也差不多就是这样。
在离线训练优化模型时,关注模型的 AUC 是否有提升,线上 AB 测试时关注具体的产品目标是否有提升,比如互动率等,同时还要根据产品具体形态关注一些辅助指标。
另外,互动数据相比全部曝光数据,数量会小得多,所以在生成训练数据时需要对负样本(展示了却没有产生互动的样本)进行采样,采样比例也是一个可以优化的参数。
固定算法和特征后,在 0.1~0.9 之间遍历对比实验,选择最佳的正负比例即可。经验比例在 2:3 左右,即负样本略大于正样本,你可以用这个比例做启发式搜索。
今天逐一梳理了实现一个通用信息流的关键模块,及其已有的轮子,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开发成本。
这些对于一个中小型的社交网络来说已经足够,当你面临更大的社交网络,会有更多复杂的情况出现,尤其是系统上的。
所以,壮士,请好自为之,时刻观察系统的监控、日志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