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孩子(重建之路112)

      简友有个爸爸在写自家孩子的成长,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孩子。初三后半期不上学,专门在家玩“我的世界”,甚至自己弄了一台服务器,还会自己修理bug。孩子爸爸和妈妈对此都很担心,担心孩子中考,担心孩子高中,担心孩子前途。

      当时,我就感觉这个孩子不一般。其实初三后半期重复的复习,对于一个聪慧的学生来说几乎是浪费时间。我作为老师也是深有感触的,中考毕竟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尤其是现在教育部已经出台了中考命题要求,中考就更简单了,后半期几乎是炒剩饭。孩子知道自己的快乐和兴趣在哪里,他把时间花在了研究电脑上。这不是很好吗?

      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孩子,这当然需要父母的眼界和格局。父母格局越大,孩子发展就越广。

      今天朋友跟我讲他家外甥的事情,也是如此。他外甥中医药大学毕业,父母都是医生、教授,早就帮孩子做了职业规划,大学毕业就成了某公办的医疗机构当年的唯一编内人员。可是孩子工作一年,就悄悄辞职了,一个月后父母才知道,他已经在外参加了一家音乐工作室,自己写歌作曲,任由父母劝告,都不回。三年过去了,这个孩子已经成为音乐界小有名气的人物,不仅在城郊买了别墅,还有了自己的录音棚和工作室。

        而这位孩子的女朋友也是同一路线。她是男孩的高中同学,当年托福高分考到美国大学学习金融,本科毕业就被导师推荐在美国一家很有名气的金融公司上班。可是,不到两年悄然回国,加入到上面这位男生的音乐工作室,直到半年后,父母才知道自己女儿已经回国,当时气得半死。而现在呢,她不仅当上了歌手,选择了自己喜爱的职业,还收获了甜美的爱情,两人已经结婚,共同开创事业。而这位女孩当年考上研究生保留了五年资格,今年是最后一年,她又决定赴香港大学读研。

        朋友感慨说,孩子的路,父母无法设计,还是要尊重他们意愿,父母随缘的心态就可以了。

昨晚写的小楷《兰亭集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一样的孩子(重建之路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