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智能脉诊远程诊疗系统设计原理

数字化智能脉诊远程诊疗系统设计原理_第1张图片

脉诊(把脉)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它虽位居四诊(望、闻、问、切)之末,但却是中医望症辨治中最重要的一环。从宋朝开始,就有临床医师从事将脉诊客观化的研究,从宋朝许叔微的仲景脉法36图,到明朝沈际飞著书[人元脉影归指图说]中的七表、八里、十六怪脉脉图,他们都试图以图形来描述脉波使脉诊更具体化,但由于个人的主观性强,缺乏客观性而未果。

从脉诊的原理来看,尽管医生们是用个人的主观经验去判断各种不同的脉象所对应的病症,但这种主观判断究其根底还是基于内在的客观规律的。智能脉诊远程诊疗系统脉诊数字化即是要将这种客观规律数字化、自动化,通过对各种病例的脉象进行取样分析,以得出典型特征用于临床诊断。

脉象信号是人体复杂系统的一种重要输出信号,传统的脉象信号处理方法主要是在时域或频域进行脉象信号分析,并不知道特定频率发生在哪个时刻,也不知道特定时刻有哪些频率存在。不同的病症脉象表象不同,有些病症脉象时域信号的特征并不明显,但频域有明显的差异,而又有些病症频域相近,但时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脉象信号的分析必须是兼顾时域和频城特性的时频分析。

通常内脏或气血不调病人输出的脉象与正常人输出的脉象信号相比,相同时频块内信号的能量会有较大的差别,某些时频块内信号能量减少,而另外一些时频块内信号能量增大。因此在脉象信号各成分信号的时频块能量中,包含着丰富的病症信息,某种或某几种时频块成分能量的改变即代表了--种病症情况。中医正是根据人体能量(即所谓的“气”“血”)的亏损、旺盛、分布、失衡等指标来诊断器官和功能的失调与紊乱。

基于这一点,通过应用时频分析方法对脉象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可以获得脉象信号从低频到高频的时频能量密度分布特性,从而对不同脉象信号的时频特性获得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此前数十年,科学家曾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由于施压客观化的困难及计算机自动化的不足,该项研究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电子压感取样设备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迅速提高,脉搏压力采集及数据分析处理都已成为可能,只要能建立起一个较完善的脉象数据库用于前期分析,这种脉诊系统很快就能投入临床试验。

出处: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数字人体中医脉诊智能诊断系统

王燕 王晓霞 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你可能感兴趣的:(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