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下午去了省博物馆,因为有敦煌的展和一个非遗的特展,据说明天结束,所以下午匆匆去看了。

因为最近正在看《河西走廊》这个纪录片,所以对敦煌也逐渐了解了一些。看完第七集了,到现在为止除了张骞,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开创220画窟的“李工”了,他是唐代千千万万个画师的写照。长安居大不易,得到达官贵人引荐的画师青史留名了,无名的画工即使技艺超群也仍然寂寂无名。这种人生的境遇与20世纪的海明威如出一辙。这让我想到了那个“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和做“鸡头还是凤尾”的问题了。

当然这不仅仅是出不出名的问题,是一个人怎样发挥最大价值的问题,是人生如何转换赛道,如何寻找自己合适的舞台,如何在更大的时间空间坐标轴定义自己的问题。但说到底如果一个人没有建功立业的心,没有内在的驱动力,没有成长型思维,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坚韧的品质,机遇也不会降临到他身上的。张骞生在汉初,正是汉武帝开疆扩土的时代,虽然西域还不为人知,但为名垂青史建功立业,他自荐去西域,去那陌生的异域做开拓者,这实在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海明威当时在美国,所面对的选择也有限,但是当他到了欧洲战场参战,后又当战地记者,这其中得到的历练和拥有的际遇与同时代的美国作家便又不一样了。他从战场和在欧洲尤其巴黎得到的经验滋养了他的小说,尽管他也为此承受了无数痛苦。但他敢于去更大的空间寻求发展,本身已经超过了同时代的人。

就像唐代在敦煌留下辉煌壁画的“李工”(这只是纪录片为了叙述方便而起的名字,其实他应该是千千万万个从大唐都城流落到西域的画师的缩影之一),在首都长安他默默无名被淹没在一群宫廷画师中,但当他到了西域自身的价值终于得到最大开发,人们被他独特的气质和创作力折服。因为他带来的是大唐都市的“异域风”,这在长安却道是平常。似乎应验了那句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对个人来说平台很重要。我当时在敦煌的展还看到了《说苑》传世最早唐写孤本。发给书法老师看了,他说这个书法的水平放在当今就是天下第一了,可惜没办法它诞生在名家辈出的唐代,所以就被淹没了,无法成为经典。可惜了,时代的星空闪烁的就只有那几个名字。



“生存还是毁灭”,怎样生存,怎样不被悲惨的命运毁灭,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大问题。也许古代罗马皇帝玛克斯.奥勒留的话可以给我们一点安慰,他说,没有人能够放弃过去或未来,一个人只有“现今”是能被剥夺的。我们拥有的也只有无数个“现今”,未来便是无数个现今的延续。

2020就要结束了,愿君莫惜金缕衣,愿君惜取少年时。2021愿一切顺遂如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