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 | “画饼”引发的......

如果你想要管理好团队,千万不要只是“画饼”。非但不能充饥,反而让你的威信大大降低,甚至让下属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跑跑博士


“画饼”是职场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而且其流行时间之长、应用面之广恐怕是其他职场流行词儿望尘莫及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周围的朋友,尤其是“90后”谈到他们的工作和领导时,会用到“画饼”这个词,而且语境往往逃不出以下这几类。

——“唉,我昨天提离职,然后我老大就开始给我画饼,而且是好大一张饼。”

——“我对我老大说,别给我画饼了,您能来点儿实在的不?”

——“这大饼,看起来是个丰满的披萨,实际上就是个干瘪的白吉馍。”

——“我要涨薪,如果还只是给我画饼,我就走人。”

——“感觉我老大就是画饼出身的,那个饼画的好呀,但就是没什么实际行动。哼...”

......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这些话语和场景有些似曾相识?没错,因为“画饼”这个事儿在团队里确实属于经常性“事件”,而且容易让人产生反弹或者形成“疲态”。

一方面,领导觉得在为员工苦口婆心的规划未来,而员工却不领情;另一方面,员工觉得领导只是在用“画饼”这个手段让自己卖力干活而已,都是说的好听。

似乎都有道理。

可是,为什么员工总是觉得领导在给自己“画饼”呢?而讨厌领导“画饼”的员工当自己做了领导后为什么也会用同样的手法继续给他们的员工“画饼”呢?

在详细分析这几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画饼”这个词的来历吧。


“画饼”其实是“画饼充饥”的一个缩略词,因为说起来朗朗上口,所以人们几乎已经习惯把“充饥”两个字省略了。

“画饼充饥”最早出自晋·陈寿的《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这是当时魏明帝曹睿对其手下卢毓说的一句话,意思是“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

魏明帝说的非常中肯,卢毓在后来的选人用人上也非常讲究实用而非仅仅看名气。

反观我们在上一节结尾提到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在领导看来的职业规划到员工身上就变成了“画饼”呢?

因为徒有名声,而缺乏实质。


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如果不能够给员工带来真正的实用性,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让员工失望,那么就如“画地做饼”一般,不可啖也。

这一点在现今的“90后”管理中尤为明显。

“90后”更愿意将自己的主见宣讲出来,他们不会因为你是领导而将自己的想法尽数压制下来,这一点在之前“70后”和“80后”的时代是少有见到的。

所以,很多现在管理团队的leader都会觉得管理“90后”太难,因为他们太直接、太现实、太难于驾驭。但是,反过来看,他们的“现实”不正是“真实”的体现吗?

对待“真实”,你唯有“以诚相待”,方可有效。

所谓的“以诚相待”并非领导自己心目中认为的“诚”,而是要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的“诚”,了解什么是他们最最想要的,然后帮助他们去实现。

纵使你觉得水到渠成,你觉得功到自然成,也要告诉他们怎样才能引水成渠,怎样练功才能自然成。否则,空洞的规划或者大道理只会让对方越来越感到你仅仅是在“画饼”或者利用他们而已。


另外,作为现今的团队管理者,不要从内心就开始排斥谈薪资、谈条件,也不要觉得员工与你“谈薪资”就是俗了、就没有发展前途了,更不要因为员工与你谈薪资就随便给他们定性。

很多时候,其实是领导自己不愿意直面这个看似非常尖锐的问题,所以选择回避或者用“画饼”来搪塞过去。

曾经的“老黄牛”精神并不是要全部放弃,而是要与时俱进的看待新生代人群的特点,因地制宜。一味的拿老一套标准来要求新时代的人,只会鸡同鸭讲,进而产生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心理壁垒”。一旦这种“壁垒”产生,后面领导再说的任何话,恐怕员工都会以“画饼”来定义之。

所以,领导的心态和方法很重要。


反过来看,员工的心态也需要慢慢调整。如果一味的追求钱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自己技能的提高上,或者稍微获得一点成绩就去要东要西,不给就提走人,那只能说明你的眼光太过短浅,未来也不会有好的前途。

薪资与能力挂钩固然没错,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如果过度纠结在自己的收入上,势必会影响你的情绪、心理、眼界、关系和目标,你的能力又拿什么来提高呢?因为这些不好的因素已经遮蔽了你努力向上的双眼。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好的能力,何来好的薪资?而有了好的能力,又何愁没有好的薪资呢?

我相信,当你成为团队中那个“不可替代”的人时,你眼中看到的就是“规划”,而并非“画饼”,因为你的内心已经足够自信了。

请记住,我们的内心决定着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 In Learning, In Running - 学,以至千里

跑跑博士

你可能感兴趣的:(团队管理 | “画饼”引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