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格拉姆等3个经典实验的生活启示

        无论是塞尔维亚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实验还是60年代的米尔格拉姆实验,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都是对人性的测试。实验结果告诉我们:不要测试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测试。同时要引用罗曼罗兰的话:“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一定要当活着的英雄,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何妨大胆一些?三个实验具有不同的现实意义,简要概述如下:

        1. 阿布莫拉维奇行为艺术实验是对不受限人性的测试(实际是也是有限环境条件下测试,比如在公开,全记录场景下也有社会舆论和互相监督等环境影响)。实验于1974年进行,玛丽娜第一次尝试和现场观众进行互动,让观众成为她作品的一部分。实验开始时,她给自己注射了麻醉剂,面向着观众站在桌子前,桌子上有七十二种道具,包括枪、子弹、菜刀、鞭子等危险物品,观众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对她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由于作品有不可预测的危险性,所以,玛丽娜承诺承担行为艺术表演过程中的全部责任。在场的观众们,有人用口红在她的脸上乱涂乱画,有人用剪刀剪碎她的衣服,有人在她身体上作画,有人帮她冲洗,有人拍下她裸体的照片放在她的手中,还有人划破了她的皮肤,直到有一个人用上了膛的手枪顶住了她的头部,其他人阻止了这一行为。在被人施暴的过程中,可能是由于麻药的作用,玛丽娜始终纹丝不动,她的眼睛中带着泪光,甚至流下了泪水,其他人也不为所动。这件作品持续了六个小时,作品结束后,她站起来,走向人群,可能出于惭愧,可能出于愧疚,也可能出于自卫,所有人都离开了。玛丽娜在回忆起这场表演说:“问题在于:我们可以脆弱到何种程度?观众的极限是什么?观众的极限与你的身体又有怎样的关系?这些体验太可怕了。

          启示:在大众生活中的,没有底线捍卫底线的能力几乎就意味着伤害。从实验的进程和结果看,没有采取必要的行动告知底线,捍卫底线对加害者来说具有一定的诱导性,在一个群体中具有一定的伤害的示范性。如果不在恶行和惩罚之间建立明显的因果关系,将会必然的导致和放任伤害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加害者会以无辜者或是从众者的心理逃避现实责任。所以,不要当滥好人,明确底线是站稳职场的第一步。有牙齿的好人,能赢得更多的尊重甚至是敬畏。

        2.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是角色扮演的情景影响测试。该实验是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实验把征募来的通过了专门测试的受试者——24名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作狱警,一组扮作犯人。本来这个实验计划是十五天,但到了第六天就宣告终止。终止的原因是该实验对扮演囚犯的实验者造成了伤害。试验过程中,囚犯们实际上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外界。在只持续了六天的试验中,大约有100多人以不同的身份接触这群囚犯:包括一名真正的典狱官,在接触了所有的囚犯后,他观察到这场模拟试验在这批学生囚犯身上造成的反应与首次坐牢的人非常相似;20多名心理系的学生从视频监视器和窗户中观察试验;24名囚犯的父母和朋友在探监的时间和囚犯接触,而其中一位母亲在探访之后寻访了一位神父,在神父找到了一位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如何让她的孩子脱离“斯坦福监狱”,这名律师在试验的最后一天与所有的囚犯进行了访谈。 这100多个人,包括看守和囚犯,试验的设计者、心理学家津巴多,都没有想过还有一个选择:中止试验。他们已经成为局中人,被困在以理性和科学为借口所编织的铁笼之中,无法脱身,唯有服从,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启示:我们常常说屁股决定脑袋,一旦扮演了一个角色我们都想法设法演好。生活中说有些人一有钱就耍张(嚣张),一当官就势大,就是这个道理。有了角色,大家都要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角色感倾情出演。子思说不偏所谓中,不易所谓庸。要真正守住初心,知天命之性,行率性之道,何其难哉?!

        3.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一定情况下的服从性测试。1961年,耶鲁大学的教授米尔格拉姆从事了一项心理学实验:“权力服从实验”。就是将一个学生放在讲台,回答问题。地下有三十多位学生根据这个学生回答的正确情况,按下电钮。如果这个学生回答错误,则地下学生,按下电钮,以示惩罚。电钮从15伏特一直到450伏特,回答的错误的越多,电压随之上涨。这个实验在1961年的时候,只有35%的学生拒绝这项非人道的实验,但是仍然有65%的学生按照事先的合约,遵从了实验要求,不断地按击电钮,听到那个回答错误的学生的哀嚎。这个实验在50年后重复,依然是有35%的学生拒绝,65%的学生没有异议、顺从。这个实验说明面对权威,只有极少数人具有反抗的意识,保持独立的思想,拒绝非人道的行为,这个无论是50年前还是今天都是如此。

        启示:我们为什么服从权威?因为权威在绝大多数时候掌握真理,并且具有关键的评价权。服从权威会让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缓解情感上压力(在一定意义上认为权威分担了压力),并且追求权威的正面评价。可是,生活的意义也许是通过在找寻正向意义的过程中,寻求精神的自由和生活的幸福,意义从来都需要独立思考,自由从来都要求放弃依靠,幸福的体验要由自我感受,具有独立的思辨是重要特质。很难想象,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都成为生产力发展新的刻度和代表,能收获真正的自由和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米尔格拉姆等3个经典实验的生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