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靠谱的员工?

何谓靠谱?网上有一个最准确的解释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再往深里说,就是把事情交给你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我真的不会担心你把事情办砸,也不会担心你坐在那里表面敲键盘,私下聊微信。好员工的标准不是加班,而是靠谱。

什么是靠谱的员工?

靠谱的员工事毕回复

有人说,工作进度最后的1%,永远是由你的汇报完成的。深以为然。

职场是多方协同合作的地方,信息共享尤为重要。当团队内部的不同成员之间能够把信息充分共享,把成果透明化,减少无意义的误解,那么团队的效率和战斗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事毕回复就是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当上级来询问进度时,说明你已经缺失了这一重要环节。再次催问时,说明上级已经对你不放心了。这种缺少最后汇报的工作习惯就已经影响了团队的效率。潜移默化之中,你可能就失去了成为一个靠谱的人的机会。

职场中这个现象很常见:有的人主动承担了工作,却不懂及时汇报,于是这活儿揽下来也等于没有揽,因为没人知道你在苦哈哈地工作。有的人明明没做什么“大事”,但却懂得“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的道理,所以获得的认可和反馈有可能更加正面。阶段性进行工作汇报,一方面有助于领导进行决策方向的把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己保持良好的工作节奏。

靠谱的员工用PREP沟通

PREP原则

PREP是沟通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P代表Point,R代表Reason,E代表Example,最后一个P还是Point。意思就是表明观点时先说结论,然后用数据化的内容来说明这个结论的可信程度,再用一个例子来强化大家的印象,最后还要重复一遍你的核心观点,完成一次完整的表达。

1. 先说结论

这是沟通时的第一个黄金原则,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进行讨论,都是为了解决一个具体的事情。所以每个人的发言都应该带着一个明确的观点,而这种观点一定是指向某种行动,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就显得非常重要。虽然观点可能不够成熟,但这也是一个明确的结论,如果以一堆没用重点的语言来代替则会增加聆听者的混乱,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先亮明观点。

2. 用数据作为强有力的依据

之所以要多用数据来支持观点,是因为语言本身表达的往往是一种情绪,或多或少会带入个人色彩。而数据就能很好地通过度量来展现事务本来的面目,让不同认知体系的人都能找到同一种标准,促成沟通。

用数据说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尽量把一切都数据化,能转化成数字来表达的,就不要用形容词或副词来描述。比如,“本月接到5个客户投诉”就比“本月接到客户投诉挺多的”要精准,“有70%的员工参加了本次活动”就比“本次活动参加的员工人数挺多的”要精准。每个人对于事情判断的度量不一致,你的“一般”也许是我的“很多”,所以数据能统一口径。第二层含义就是让数据替你说话,只要把数据摆出来,可以弥补自己口才不好的短板,数据本身能够说明很多道理。

3. 用案例强化印象

数据毕竟比较枯燥乏味,最好能够配上一个例子来形象化,增加大家对你发言的理解和记忆。人类所有的表达方式里面,讲故事是最容易让人记住的。所以,如果在摆出数据后,加上一个生动的例子,结论就会变得饱满。

4. 最后再重申结论

从一开始说出结论,到说完数据和案例,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这时候重申一遍你的结论,可以让大家分散出去的思维重新聚拢回来,回到一开始讨论的焦点。

靠谱自有靠谱的形象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的展示,应该是最能反映一个人是否靠谱的直接标志。合理的衣着、恰当的言谈举止,会让别人产生一种信任感。比如银行柜员必须穿统一制服,必须按规定流程办理,说话必须符合一定规范,这些就代表着银行的形象,代表着一种业务素养。

虽然公司没有规定统一的着装,但如果自己能在衣着举止上关注一些,也能给人一种职业化的形象。比如,化妆用淡妆而不是烈焰红唇,衣着偏庄重而不是奇装异服短裙热裤,背心汗衫夹脚拖鞋当然也显得格外扎眼。在工作之余,这是个性化的体现,但在工作中这样穿着,恐怕跟“职业化”沾不上边,也容易让不了解你的人产生“这人是否靠谱”的疑惑。

个人的言谈也是形象的一部分。有的人总说这样一句话:“我这个人说话脾气就是这样,不会说话,如果让你不舒服了,你别往心里去。”同时还嘀咕别人怎么这么玻璃心,听两句话就受伤了。话虽如此,但职场毕竟是协同合作的地方,没有人有义务包容你的脾气和棱角,更何况这种棱角还会给别人带来不愉快。比如,如果你要叫一个人过去,非得用逗狗的手势或者大喊“那谁,来一下”,或者眼睛也不正视对方就跟别人喊话,真的别怪别人不搭理你。在职场中,礼貌是起码的,怀着同理心去感知别人的情绪也很重要。

靠谱的员工要努力做“增量”

学会并熟练公司已有的工作流程和业务内容,属于做“存量”。发现问题,善于思考,优化工作,属于做“增量”。善于做“存量”无疑是一个合格员工,已经蛮靠谱了,但算不上一个优秀员工。做增量,不一定体现在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上,而主要体现在对工作的思考上:包括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主动承担并完成重要工作、减少因自身不足和长期忽视带来的突发问题,以及避免“被工作追着干”这种局面。

大多数人喜欢做自己熟悉的工作,如果工作内容发生变化,第一反应一定是抵触。如果新工作、新职能、新项目、新技能、新要求出现的时候,如果没有“升职加薪”的激励,那么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不想趟这摊浑水”。但,对于那些有目标、高要求、有进取心的员工来说,这正是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把那些“聪明人不相干,不聪明的人干不了”的活干起来,把工作担子和责任挑起来,也能起到晋升快人一步的效果。

靠谱的员工——完成比完美重要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完美,希望任何细节万无一失。结果,这却为我带来了一个不好的习惯——拖延。在一件事情开始之前,总是希望准备得充分一些,甚至会过于充分,用了太多的时间头脑风暴,征求别人的意见,甚至思考,准备材料,总喜欢去抠细节,最终发现对任务的推进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不断的修改调整,最后导致项目延期。

最好的办法就是抛弃完美的想法,立马去做事情,永远要设定最后期限,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这或许是告别拖延最好的一种办法。不管是在工作或者在练习中都遵守最后期限,这样就会给人靠谱的感觉。

身在职场,要做就做一个靠谱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靠谱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