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守密的界限

在我国古代,守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周易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老子也说过:“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在军事上,也有“事莫密于间”、“用莫大于玄默 ”、“谋莫善于不识”这些说法。但是,在中国古代,守密有着一条界限,倘若迈过了这条界线,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再是一种优良传统,而是荼毒苍生的行为了。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的员工,也就是我的同事问我,这条界线是什么。这条界线在上层和下层是不一样的,对于上层来说,是在政治上、治国上迈入了极端守密的状态,密奏等手段盛行却无任何公开的审判,对下层来说是敝帚自珍,不愿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拿出来公开交流。

在上层,当守密越界了的危害正如唐代一位宰相所说:“近见实录多载密疏,言不彰于朝听,事不显于当时,得自其家,未足为信。今后实录所载章奏,并须朝廷共知者,方得纪述,密疏并请不载。如此则理必可法,人皆向公,爱憎之志不行,褒贬之言必信。”换句话说,由守密而产生的密奏已经成为了大臣们相互之间攻讦的工具,或者成为了利用守密权来掩盖自己过错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对于政策、法律的极端守密也会导致民不聊生。例如唐代左懋第曾说“人臣事君,原无不可使天下共知之言; 而朝廷行事,更无不可使天下共知之事”,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不会知道国家做了什么,虽然表面上可能是社会安稳,但是人们都如履薄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随后得到的只有一个停滞不前的国家和社会,以及一群战战兢兢的老百姓。

对于下层来说,守密最大的弊端就是限制了交流与在交流中的发展。在唐庆增所写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就提到了“ 国人有一极不良之特性,即各事内容喜守秘密,不愿公开研究,局外人不知某项问题之内幕,遂觉无从研究,因此而不能产生有价值之议论。例如中国之工艺,发达甚早,其具有此项经验者,自诩已得不传之秘,不愿 授诸他人,历时既久,良法遂亦失传。商业中人, 染有此项特性亦深,大都守口如瓶,不愿将本人 经验心得,轻于泄漏,故在外邦经济公开,社会人士,互相讨论,经济思想,赖以进步,而中国往昔经济学说,关于工商业者特少,盖研究之资料既无由搜集,则讨论失其凭借,安能有完善之学说产生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守密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