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宋代的品味一流?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图片发自App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剧作为正午阳光的作品,服道化自然没话说,演员的演技也不错,特别是老戏骨们的戏,看着就是一种享受。

本剧通过盛家六小姐(赵丽颖饰)自幼丧母,在大家族中隐忍成长,努力活着的故事。

同时也展现了宋代风土人情、生活艺术的繁盛画卷。

目前追到30集。

今天仅说说从个人角度关注到的剧中有意思的地方。

一、游戏运动类

1.投壶

第1集,也是此剧的第一个小高潮。

讲述不懂事的兄弟投壶作赌,即将输掉盛家大姐聘礼,八岁的盛明兰挺身而出,险胜对方大哥哥(论辈份是二叔)挽回家族颜面的精彩故事。

图片发自App


淘宝上居然很快就出了同款。

玩法简单:摆壶于前方,用箭投掷,投中者得分。想锻炼注意力和手劲准头的朋友,可以试试。

2.马球

第二个小高潮,在15集。

说的是在家中一直小心翼翼、谨言慎行的明兰,因同病相怜,为帮闺蜜赢回亡母簪子,不再"守拙",跨上骏马,挥杆击打,玩命胜球的故事。

和现在的很多球类相似,分两队对垒,燃香计时,击球进洞多者为胜。这种英姿飒爽的马上运动,在古代贵族中流行,女子们也同样能参与,当时的繁荣和开明,可见一斑。

图片发自App


3.蹴鞠

也就是踢球玩,人数不限,场地不限。在剧中孩童、小姐玩球随时穿插出现。

二、生活雅趣

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写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称为宋代“文人四艺”,亦称“四事”,即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

1.挂画

"李娘子镇守娘子关"这幅画是亡母亲绣,留给明兰的唯一的遗物。

搬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此画挂于正堂,是明兰精神力量的来源。

图片发自App

借祖母之口,道出了母亲对明兰的期待:

"既不仰仗父亲、兄弟,

也不仰仗丈夫、儿子,

一样能抵挡百万雄兵于阵前!"

拥有一个好的信念,是明兰一步步化解困难,最终获得幸福的奇妙之处吧。

挂画也是一种讨好手段:

小公爷亲自画了多幅母亲的风雅事迹,糊成宫灯,点亮蜡烛后自带滤镜柔光效果,使画面更加精致好看。

搁现在,就是一部歌颂母亲的"记录片"嘛,郡主一幅幅看过来,果然喜笑颜开。

另外,还引进了外面的大厨,让母亲首次尝到"炒菜"的鲜嫩。也就是说,这种非蒸非炸的烹调方式,在宋代可是创新了。

(可惜如此讨好,也没能说通郡主准允娶明兰,太遗憾。这里就不展开了)

2.烧香、点茶、插花

这是祖母请来宫中的孔嬷嬷,传授给三位小姐的功课内容。

插花时,孔嬷嬷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插花是门雅致、高深的学问。花艺讲究外师造化,内发心源,不但要美,更要有趣,若还能说出几番哲理来,那便是化境了。

图片发自App


配色讲究或浓烈,或淡雅,或冷,或暖,或二色互补,或一君一臣。

……

烧香、点香和插花一样,这些生活情趣始终贯穿在剧中,随处可见。

三、玩具娃娃

小公爷送明兰的定情信物。

图片发自App


百度了一下,宋代确实风靡过这种娃娃玩具,相当于如今的"芭比娃娃",

明人田汝成讲述宋时杭州掌故的《西湖游览志》亦记载:“七夕,市中以土木雕塑孩儿,衣以彩服,号为‘摩喝乐’。”

娃娃的身材、手足、面目、毛发栩栩如生,还配有漂亮的迷你服装。还有固定的模式,以男女童子手执莲花、莲叶为宜。

据说当时大人们夸一个孩子可爱迷人,也会说“生得磨喝乐模样”。

剧中小公爷就买了一对,将女娃娃送给了明兰,还说娃娃像她,好甜。

剧中还多次出现古代文艺青年最爱的"雅集"、"流觞曲水席"。钓鱼、打猎活动更是日常,另外作为背景随时出现的家居装饰、庭园布局艺术,紫毫毛笔、讲究绣品、精美茶点等等学习、生活、美食艺术的讲究,又可以展开再写一篇了。

图片发自App


不得不说:

宋朝真是最有品味的朝代哩!

这样有意思的剧,你要不要和我一起追?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否知否",宋代的品味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