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日新月异,快速变化,价值观多元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在充分竞争的各个领域,企业组织仅仅依靠一两位优秀领导的经验是不够的,仅仅依靠少数人的主动学习也是不够的。
我们应把构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企业的一个基本目标。学习型组织指的是组织中的人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交流互动,回到整体-系统思考,回到根本-究其真因,回到真心-不忘初衷,在真诚合作的过程中彼此启发,在创新试错的过程中自我成长与进化。其带来的显著特点是优秀的领导者广泛分布在组织的各个角落,而不是只停留在高层。
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保证创新源源不断的输出,市场应变能力的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效用,我想从挑毛病,立法则,抓修炼三个层面来展开。
首先,是诊断,为自己把脉,我和我的组织有学习障碍吗?
障碍1:我就是我的职位。
当组织中的人们只关注自己的职位时,他们就对所有职位之间因相互关联而产生的结果缺乏责任感。
障碍2:对手在外部。
障碍1的副产品,当问题发生时,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去责怪我们身外的人或事,在组织中甚至会被提升为命令,去找到外部的责任方。
障碍3:主动积极的幻觉。
我们往往对“外部敌人”采取更积极的攻击性行为。
障碍4:执着于短期事件。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主要生存威胁,并不是来自突发事件,而是来自缓慢渐进的过程。执着短期事件也许并没有错,但它转移了我们对事件背后长期规律性模式的注意力,干扰了我们对这些长期模式的理解能力。
障碍5:煮蛙预言。
浮躁的我们如果不学会放慢脚步,去察觉那些常常是最具危险性的渐变过程,我们就不能避免煮蛙的命运。
障碍6:试错法的错觉。
试错法就是通过行动观察结果,然后不断调整做出认为对的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视界”,我们只能在一定的时空和视力范围内观察自己的行动效果,所以就会落入短期记忆的毛病。
障碍7:管理团队的迷思。
团队常常陷入势力范围之争,力求回避令人丢脸的事,把集体决策退化为能接受的妥协。组织也常奖励那些善于推销自己观点的人,却忽视对复杂问题的探寻。
正如一部漫画中的一句名言 “我们已经遇见了敌人,那就是我们自己“。当组织中的我们意识到以上的这些学习障碍时,我们就有机会开具良方对症下药,团队携手勇猛精进了。
再次,是培养组织成员的系统性思维,构建组织的修炼法则,找到问题的杠杆解。
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我们研究的互动因素,应该是跟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因素,而不是以组织或系统中因功能而划分的人为界线为出发点。
今日的问题来自昨日的解:有些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部分推移到另一部分。
因与果在时空上并不紧密相连:时间延迟易误判诱因。
不去责怪,没有绝对的内外:解决之道有时隐藏于你与你所归罪的外部原因之间的互动和整体系统之中。
愈用力推,系统反弹力量愈大:善意的干预引发系统的反应,反过来抵消干预所创造的利益,即补偿性回馈。
显而易见的解往往无效: 不寻求真正的原因,而固执地推动熟悉的解决方案。
渐糟之前先渐好: 不良后果延时产生前的短暂改善假象常使我们错估决策的有效性。
治疗可能比疾病更糟糕:干预产生的短期改善可能导致长期依赖,任何长期解决方案必须增强系统自身承担的能力。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但不是马上:许多看似进退两难的矛盾往往是由于我们以静态片段的方式思考造成的印象,以动态流程思考,深入洞察变化,往往可以找到同时改善两者的“杠杆解”。
欲速则不达:违反规律的求快不可取。
寻找小而有效的高杠杆解:以小而专注的行动,产生重大持久的改善。观察变化的全程,而非以静态固定点的思考。
以上11条法则,从中你有收获什么样的启发,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些现象,此刻是否疑惑顿消了呢,对于未来是否更清晰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第三,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学习实践,不断澄清什么对我们是重要的,更清晰地观察现实,提升自我能力,让生命服务于使命愿景。
心智模式:思维训练,提升我们的意识水平和反思技能,掌握核心重要的思维模型,跳脱出我们的思维惯性和组织传统。
共同愿景:互动融合,共同勾勒出为之奋斗的将来,亦与每一个个体相结合,她将是我们一切动力的源头,她激发了我们的勇气,得到每一个个体的奉献和承诺。
团队学习:协同校正,整体必将大于部分之和,深度汇谈与商讨,思维撞击与震荡,放下冲突与防卫,在组织里让创意不断得以涌现。
系统思考:远期视角,从简单的事物中看到复杂,从复杂的事物中洞察简单,识别事物发展趋势,从表象到模式,区分目的与手段,从部分到全局,甚或随时跳到系统外,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作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开始创办内部读书会,形式丰富多样,如阅读分享,主题演讲,圆桌汇谈,好书共读,经典诵抄...。亦有组织还为这类的内部活动评选了很多先进,如阅读达人,分享达人,知行先锋...,来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随着知识服务型公司的出现,如得到,樊登,混沌,喜马拉雅等,企业与读书组织频频牵手,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内部读书会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提升了成员的认知和能力,拓宽了成员的视野与思维,夯实了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如此意义重大的活动形式,也有令组织者抓狂的地方,比如:
不知道怎样引导和激发大家读书的热情;
组织了活动,来的人总是很少;
每次选书都是个难题,谁的都有理;
不知道什么样的读书形式更受大家的欢迎;
不知道开展读书会是否有助于解决组织的实际问题。
……
作为一名致力于推广阅读的培训师,接下来我想与您分享的是,如何创办内部读书会,打造创新有趣的运行模式,让人爱上阅读,乐在其中。
首先,明确创办内部读书会的目的
每一家企业的组织文化,运营模式,所处阶段,管理风格,成员的能力结构都不尽相同,故而创办内部读书会的目的也就各有侧重, 不可统一而论。
你可以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及组织目标,明确创办内部读书会的的目的,并阶段性的审视与修正。一般情况下,企业开展内部读书会的目的有以下几种,供你做个参考:
1. 构建学习型组织。
2. 促进个人成长,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 提升领导力,学中做,做中学,成就卓越。
4. 解决问题,提升绩效。
5. 强化团队建设,统一价值观,理解公司战略意图。
6. 为公司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及成长福利。
再次,建立读书会运行机制
1. 成立组委会及运营团队
组委会:群力群策起个好名,找定位,做分工,推荐好书,老板挂帅,启动发言。
运营团队:定周期,选主题,试模式,营造氛围,海报,宣传栏,读书角,线上读书群,线下读书会,活动执行,工具借鉴,视听分享,学习排名,内容沉淀一起上。
2. 读书会准备时
a. 选书,什么样的书合适拿来共读,可指定可公选。
b. 周期,多长时间举办一次,一次活动的时间多长。
c. 形式,是阅读分享,主题演讲,深度汇谈,经典诵抄,行为体验,户外漫步…
d. 人数,视形式决定参与人数的多少,从十多人到几百人。
e. 空间,视形式和人数的要求,从紧凑型到开放型。
f. 人员,可以是内部发起,也可以是跨部门融合,打破层级管理的束缚。
g. 工具,樊登,书课,得到,混沌等阅读APP,PPT,投影等现场活动设施。
3. 读书会进行时
a. 确保人人有任务(学习委员,历史学家,报时天使,外交大臣,增长黑客…)
b. 流畅会议有规则(启发问题,坦诚观点,保持聆听,遵守时间,精炼共享)
4. 读书会结束后
每一场读书会,产生的分享内容,演讲视频,精彩瞬间,思想火花,都可以整理成册,放在公司的平台上形成广泛的宣传,让这些智慧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
第三,读书沙龙之翻转与促动
1.分享讲授式读书沙龙
这是当前大多数读书沙龙较为常用的形式,其通过说明,阐述,讲解等传达学习内容,高度依赖演讲技巧,属于单向交流,效率高,覆盖广,其缺点也显而易见,不能真正贴近参与者的需求与兴趣,缺乏交流机会,导致认知与能力脱节。
2.案例研讨式读书沙龙
应用“案例分析+换组决策”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内部实际问题。读书会开始前,调研收集内部真实问题,用案例的方式呈现,结合能够启发思维、开拓视野的书籍开展阅读。会间分组进行案例研讨,引导者分享思考及决策工具,组员换组头脑风暴,共同探索解决方案,并选出能落地、便于实施的执行方案。
3.演示式读书沙龙
结合所选书籍,运用示范,实物,影像等描述与主题相关的情况,就提出的相关问题,分析思考,讨论演练,增强吸引力,提高参与意愿,掌握相关技能。
4.角色扮演式读书沙龙
结合所选书籍,设定情景与题材,扮演其中角色,通过行为模仿,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或行为模式,学习掌握某项技能或认知。
5.聚焦对话式读书沙龙
应用“教练式对话”的方式,结合所选书籍,不断创造机会让参与者与搭档之间、与团队之间进行探询式对话,在一轮又一轮的深度对话中,提升参与者的感知力、觉察力、敏锐度,进行自我探索与潜能发掘,制定最符合自己的行动计划。 问题例集:这段内容,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选一个角色,你会选哪一个?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描述一段书中场景,你发现和他人的有何不同?为什么?对你当下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借鉴?
6.世界咖啡式读书沙龙
明确读书会主题,组成4~6人读书小组,写下主题看法与对策,组内分享与共振,各组修正并逐一展示,组外大团体讨论,总结经验与心得分享。
7.拆书式读书沙龙沙龙
选书通读并精选片段,形成拆书清单,现场组织阅读,引导促进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拆为己用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行动计划。
8.行为体验式读书沙龙
也称“引导式读书沙龙”,秉持体验先于学识,学识来自于体验的理念,让参与者投入一场活动。以观察、表达或行动的方式进行,体验后分享、探讨和交流各自的感受,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从体验活动的经验中总结原则和提取精华,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
......
一个好的读书会组织,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参与者,让人们能够学以致用,迭代认知拥抱环境,提升能力拓展可能。
如您想了解更多企业内部读书会的促动方式,做到化书成课,全员参与,全程体验,把内容变问题,把讲授变研讨,让答案成共识。欢迎您的来访与交流(微信号:rixin4321),我们愿为您的读书组织添砖加瓦,思谋革新,共同进步。
叶根生-樊登日新读书
20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