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反思8: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文      梁树丽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01.

教育行走的讲座分享中,我听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我对这句话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要学会坚持。

这样说对吗?显然是片面的。比如一个人每天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他不也是在坚持吗?但是这明显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我们对任何问题都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识,我们必须搞明白这些,否则我们停留在大脑中的只是一个短语。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在这个多媒体时代,搞明白一个短语并不是一件难事。

02.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有哪些年轻人「千万不能碰」的东西?这个问题获得2亿人浏览,28万多人关注。

其中有个高赞答案是这样的:

“年轻人千万不要碰的东西之一,便是能获得短期快感的软件。

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时间,消磨你的意志力,摧毁你向上的勇气。”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获得短期的快感太容易了。各种各样的游戏,让人置身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五花八门的短视频,一刷一整天,越刷越空虚;毫无营养的爽文,熬夜也要追完,生活陷入恶性循环。

废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对短期快感上瘾。

03.

而真正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高瓴集团创始人张磊在《价值》一书中对“长期主义”做了精辟阐释:

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
简单通俗地说,长期主义就是长期坚持做正确的事。

古今中外,功成名就者,无一不是长期主义的践行者。

他们从来不会沉迷于短暂的快乐,而是懂得持之以恒地提升自我。

村上春树连续35年早上4点半起床,晚上九点睡觉,雷打不动。
巴菲特80%的时间都在读书,平均一天要读500页,号称“移动的图书馆。”
钱钟书大学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
作家池莉三岁就开始读书,写出成名作《烦恼人生》的时候,已经有了30年的累积。

很多人以为,真正厉害的高手,都应该去做大事。

事实上,他们会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坚持做让自己成长的事,坚持做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事。坚持自己认为对的方向,无论这个路程遇到多少低谷。

长期主义者,最终能够享受时间的福利,成为最想成为的自己。

04.

竹子在前四年,只能长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六周时间,就能长15米。

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这就是著名的“竹子定律”。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长期储备能量,然后迎来爆发式成长的蜕变。

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人生开挂一路畅通无阻,更没有一夜成名的事。

只有厚积薄发的储备,等待蓄势待发的冲刺。

05.

做长期主义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自己有强烈的成长欲望,我们还需要“群”的力量去打卡督促。

我参加张爱敏老师的日更挑战群,利用群行走的力量鞭策自己。同时群中有读书分享,一个月一本书的阅读行走。

我参加了英语成长共同体,一个月一次的课例研讨都会让自己在思想碰撞中获得新生的力量。

我参加了卜恩年老师的读书吧,每周三都会有一次线上的教育行走分享。

我买了两年的《樊登读书》,每周听一本新书,对于特别喜欢的书买下来,然后再次研读。

我和学生一起利用百词斩打卡单词,他们打卡初中,我打卡高中,这个假期我们不曾虚度。

…………

做好当下的每一步,就是对未来的自己最好的交代!

06.

长期去做一件正确的事,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坚持力。

行走的意义并不只是追求成功和荣耀,最主要的是在行走的路上去遇到更多的精品群或精品人,同时提升自己的精神的充盈和幸福感。

教育,从人的发展出发,我们留下最多的应该是影响。

学生对我们的评价最多的是:我们老师课教的好,人很好……这听起来似乎很受用,但这些评价都是停留在面上的东西。

于我,更希望听到:我们老师热爱,热爱学生,热爱读书,热爱运动,热爱生活;我们老师有能力,会唱,会跳,会写,会画;我们老师乐观积极向上………

当我们听到这些的时候,我们留给学生的才是影响力,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去留下的东西。

07.

做一份长期主义者,没有捷径。

做,就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行走反思8:做一个长期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