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老子》第23章

第二十三章九十二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三章

稀言自然,故飘风不崇朝,骤雨不崇日。孰为此者,天地也。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从事於得者,得者同於得。从事於失者,失者同於失。於道者道亦得之。於得者得亦得之。於失者失亦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帛书《老子》甲本复原第68章

飙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於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得,失者同於失。同於德者,道亦德之。同於失者,道亦失之。

【字】

飙风:猛烈地风;疾风,暴风。

终朝:从旦至食时为终朝。“旦”本意指旭日东升。古时候,我国把一日分为“十二时”。食时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引申意为“一早上”。

道者:得道之人。

德者:有德之人。

失者:违背道、德的人。失道、失德之人。

【校】

稀言自然:王弼、河上公、帛书本皆作“希言自然”。应为上章末句子。

故飘风不崇朝:帛书甲乙本前面没有“故”字,崇帛书本作“终”。

骤雨:帛书本作“暴雨”。

天地也:帛书甲本残,乙本无此三字。

尚不能久:帛书甲本残,乙本作“而弗能久”。

於:帛书皆作“于”。

故从事於道者:各版本各不相同,王弼、河上公本作“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去者同于失去。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傅奕本作“故从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从事於得者,得者同於得。从事於失者,失者同於失。於道者,道亦得之。於得者,得亦得之。於失者,失亦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注】

办事之人,从道、从德者归于道,失道、失德者归于失。

【译】

疾风不会刮一个早上,暴雨不会整整下一天。谁能如此呢?天地都不能让疾风暴雨长久,何况人呢?因此办事,得道的人同于道,有德的人同于德,失道、失德之人同于失。同于德的人,道也得到了他。同于失的人,道也失去了他。

【解】

天地不能使狂风暴雨持久,人亦不能。所以办事要合于道同于德。

【辨】

“德者”还是“得者”。德通“得”,甲骨文中的“得”字从又持贝,纯属“获得”的意思。得者:即为(利益)获得者。按“同於失者,道亦失之。”言,失者,定然不是失去利益的人,道也会失去他。应从“德者”译。

班门弄斧,欢迎批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识《老子》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