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了解同伴服从与合群的关系。有的孩子受到同伴服从的压力,为了合群而失去独立性与个性,甚至不顾法律的底线。父母要教会孩子理性地看待朋友,既要珍重友谊,也要保持人格独立。尤其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和法律面前,不能为了“友谊”“朋友”丧失做人的底线。父母要通过不同的场景教给孩子说“不”的艺术,该拒绝的事情要懂得拒绝。
----------进入高一,不论是寄宿还是走读,都进入一个新的场景。尤其是在长沙这类城市,中考的成绩分流,让孩子进入一个与小学,初中完全不同的班级,学校环境。虽然孩子们已经有九年,或者十二年的学习生涯,却依旧要花费很大精力和时间才能适应初三到高一的转变。整体来说,高一是一个非常愉快的阶段,也许学习上面有一些困难,但是学习压力并没有来的那么突然,新鲜的人事关系,足以让我们细细品味,成长也不只是停留在学习成绩上,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足够多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这是我们开启美好高中生活的基础。大学会更美好哦,但是,首先需要我们适应高中生活,并且努力闯过高考。希望孩子们不负时光,也不负自己!
鼓励孩子欣赏当下的我。
孩子的自我意识比初中时更强烈。他们更喜欢独立解决问题,希望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尤其不喜欢父母为自己安排各种事情,也不喜欢被父母或老师指挥或评价。
情感更加内隐含蓄。原来多话的孩子变得沉默。情绪更加沉稳平和。
青春期的家庭教育以尊重为原则。
与孩子适度分离。人的一生都在经历分离的过程。
高一孩子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容易自卑。容易紧张,尤其在开学后的前两个月。容易产生孤独心理,在人际交往上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尊重孩子与管教孩子并不矛盾。父母尊重的是孩子的想法与独立做事的能力,管教的是孩子的偏差价值观与不良行为。
高一学习成绩波动是正常现象。高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初中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面临系统性更强的学习内容。知识量更大,理论性和综合性都比初中阶段明显增强。初中基础没有打好,或者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进步会比较慢。
高中一年级学生要面临理论性更强的学科内容。需要更高的学习能力。
了解老师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科安排,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水平,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稳步向前,是高中一年级上学期的主要目标。发现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做到循序渐进,全面发展,是高一下学期的主要目标。
协助他们及早确立未来的目标。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准确的评估。父母和孩子都要调整好学习心理。
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目的计划,自学质疑,独立思考,复习巩固,作业解难,系统概括,迁移创造,反馈调控8个环节。自学质疑是高中学习的基础。最重要的是发展自学能力,善于提问。
自学能力满足高中生自主性的需求。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有利于尊重孩子的特点。
独立思考能力是构成自学能力的核心内容。
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迁移能力。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
自主学习能增加迁移的效能。
鼓励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独立意识,也有助于孩子形成学习迁移能力。
生活中多创设孩子思考的环境。已有的知识要被唤醒,需要孩子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灵活的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同样一件事情,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从正面与反面,横向与纵向,历史与现状,当前与未来等多个角度去思考。注意引导孩子克服思维定势,一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并且寻找是否还有其他答案。即使孩子答错了也要多鼓励,使孩子主见形成正向迁移的能力。
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有知识基础的人往往比没有基础的人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平时多阅读,多了解各种知识,也是增强迁移能力的好办法。
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父母要把培养孩子学习的重点放在鼓励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上。乐趣是从每一次小小的成功中获得的。
关注度较低影响孩子的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活动容易受到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尤其是高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在线学习时如果缺乏实时监控,孩子有时会难以保证有效的再现学习。在线学习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远程学习素养,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测与反思等均有较高的要求。
父母要做学习环境的营造者。成年人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建设学习资源,为年轻一代提供适合新的学习方式的环境。
提高解决孩子问题的能力。
促进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认知动机是促进学习的重要动力。
重视中学阶段创造精神的培养。鼓励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高一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保持情感独立。情感不独立,高度依赖父母的孩子难以形成自我感,这样的孩子也难以有创造力。
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生活中,尤其需要协调能力。协调力有利于解决冲突与矛盾。形成协调力是高中阶段的发展任务。
意愿,环境,能力是执行力的三要素。
选择合适的任务。按时评估要执行的任务。体验执行力带来的收获与乐趣。
生命三重意义,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是指个体的物质存在,社会生命是指个体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形成的交互关系。精神生命是指个体的情感,观点,思想,信仰等价值体系。
高一处在人际活动需求的猛增期。需要有温度的知识。人际活动有利于克服非人化倾向。多与人交往能更好地减少疏离感。学会共处是21世纪的人发展的重要能力。
教孩子学会共处,在家庭里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难以受人欢迎。家里是最容易使孩子推卸责任的地方。在家里设立固定的责任岗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无论孩子在家里做什么样的家务,父母都要鼓励他们的好行为,这样才会渐渐地把偶尔的好行为变成自觉的习惯。
在班级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有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助于获得社会性发展的知识。有助于满足亲和需要。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高中阶段这种需要更强烈。高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特别需要在这个阶段确定自己是谁,高中生对自己的这种判断更多地来自他人的反应。
多支持孩子参加班级或学校活动。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竞争与友谊。竞争并不排斥合作。
学会共处还要学会妥协。父母在家里尤其要注意帮助孩子养成宽广的心胸。1要让孩子知道应当尊重他人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并非只有自己的才是对的。2父母在家庭里要给孩子做榜样,做一些决定时要多听孩子的意见。3父母也要让孩子学会向他人让步,尤其是对独生子女,不能为了孩子开心就一切由孩子说了算。
任何人际交往活动都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过程,只有交换达到互惠平衡时,交往才能继续下去。孩子想获得他人的帮助与友谊,就要先对他人好,投入必定有回报。
服务意识。服务他人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培养服务意识有助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使孩子在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提升幸福感。
服务是满足他人的需要,因此要先学会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不以善小而不为是服务的先决条件。
自我意识的增强使高中生很愿意表现自己,他们希望通过各种特立独行的想法,行为,表现得与众不同,从而吸引同龄人的关注。高中生的同伴服从明显增强。人际关系不断突破,需要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前提是尊重。
同伴服从是指个人因为来自他人的,真实的压力或想象的压力而采纳他人态度的行为。同伴服从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个体在价值观,行为,爱好等方面服从同伴群体,从儿童期到青少年中期,变得越来越明显。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孩子提供独立做事的机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做出判断,拿出主意。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帮助孩子克服羞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