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标学习

课标中的定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情境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含方法和资源)诸多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下的新课本

每册课本会围绕这几个任务群来展开布置: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整本书阅读

跨学科学习

可能一个单元解决一个任务群,也可能两个或几个单元解决一个任务群,也可能这册书没有牵涉到某个任务群,需要到下一个单元才出现。


新教学的基本样态

单篇教学:面向单元

整合教学A:一篇拖几篇

整合教学B:几篇混教

整合教学C:课内外混教

陆志平主编的《新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通讯》

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教什么

学科实践——怎么学

学业质量——如何考


课标,课本,课堂

三课圆融,摸索新教学的样态


从课标到课堂,虽远犹近

一、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集体性发生的痼疾

1.学科目标:单一性,应试化

2.学科内容:窄化为教材单篇阅读(目标重复、缺失、散乱)

3.深度学习:低价学习(记忆,理解)

4.学习方法:背诵默写

5.学科评价:唯分数

6.学习效果:少、慢、差、费


余文森《论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育学意义》:

立场问题是课标研制和修订的首要问题。学科立场和教育立场是课程标准研制和修订的两种基本立场。学科立场是学科本位论的体现,教育立场则是以人为本(儿童本位论)的反映。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核心素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旗帜鲜明地把课程从学科立场转向教育立场,以人的发展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宗旨重建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

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强化和凸显人的因素,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学生发展)转型。这是课程观的根本变革。

语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二、新课标特点

主要变化: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

新课标七个有新意的地方:

1.课程目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2.课程内容呈现:语文学习六大三层任务群(语文文字梳理与积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阅读)

3.学业质量(核心素养为主要纬度,对任务群具体表现进行整体刻画)

4.课程实施:大单元(以六大任务群为载体,实行大单元教学)

5.语文+互联网(拓展学习空间,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指导,线上线下,网络伦理)

6.项目式,跨学科(实践性、综合性需要在项目式学习中去集中体现)

7.作业设计(以日常的作业设计提升评价的科学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课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