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项目结构主要有四个文件类型
WXML
(WeiXin Markup Language) 是框架设计的一套标签语言,结合基础组件、事件系统,可以构建出页面的结构。内部主要是微信自己定义的一套组件WXSS
(WeiXin Style Sheets)是一套样式语言,用于描述 WXML
的组件样式js
逻辑处理,网络请求json
小程序设置,如页面注册,页面标题及tabBar
主要文件
app.json
必须要有这个文件,如果没有这个文件,项目无法运行,因为微信框架把这个作为配置文件入口,整个小程序的全部配置.包括页面注册,网路设置,以及小程序的window
背景色,配置导航条样式,配置默认标题app.js
这个文件也是必须要有的,但是这个文件创建一下就行 什么都不需要写以后我们可以在这个文件中监听并处理 小程序的生命周期函数、声明全局变量app.wxss
可选javaScript
、WXML
、wxss
三种技术进行开发,本质就是一个单页面应用,所有的页面渲染和事件处理,都在一个页面内进行,但又可以通过微信客户端调用原生的各种接口UI
和数据是分离的,所有的页面更新,都需要通过对数据的更改来实现·webview
和appService
。其中webview
主要来展现UI
,appService
用来处理业务逻辑、数据及接口调用。他们在两个进程中运行,通过系统层JSBridge
实现通信,实现ui
的渲染、事件的处理this.data
的属性是不可以同步到视图的,必须调用:this.setDat({
// 设置
})
wxss
和css
类似,不过在css
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改
rpx
@import
标识符来导入外联样式。@import
后跟需要导入的外联样式表的相对路径,用;
表示语句结束// index.wxss
@import './index.wxss';
.head{
color:red;
}
app.js
文件中定义全局变量globalData
,将需要存储的信息存放在里面// app.js
App({
// 全局变量
globalData: {
userInfo: null
}
})
使用的时候,直接使用getApp()
拿到存储的信息
wx.navigateTo
与wx.redirectTo
的时候,可以将部分数据放在URL
里面,并在新页面onLoad
的时候初始化//pageA.js
// Navigate
wx.navigateTo({
url: '../pageD/pageD?name=raymond&gender=male',
})
// Redirect
wx.redirectTo({
url: '../pageD/pageD?name=raymond&gender=male',
})
// pageB.js
...
Page({
onLoad: function(option){
console.log(option.name + 'is' + option.gender)
this.setData({
option: option
})
}
})
wx.navigateTo
和 wx.redirectTo
不允许跳转到 tab
所包含的页面
onLoad
只执行一次
使用本地缓存 Storage
相关
onLoad
页面加载时触发。一个页面只会调用一次,可以在 onLoad
的参数中获取打开当前页面路径中的参数onShow()
页面显示/切入前台时触发onReady()
页面初次渲染完成时触发。一个页面只会调用一次,代表页面已经准备妥当,可以和视图层进行交互onHide()
页面隐藏/切入后台时触发。 如 navigateTo
或底部 tab
切换到其他页面,小程序切入后台等onUnload()
页面卸载时触发。如 redirectTo
或 navigateBack
到其他页面时网络请求小程序提供了wx.request
// 官方例子
wx.request({
url: 'test.php', //仅为示例,并非真实的接口地址
data: {
x: '' ,
y: ''
},
header: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默认值
},
success: function(res) {
console.log(res.data)
}
})
Promise封装
const baseUrl = 'https://xxxxx';
const http = ({ url = '', param = {}, ...other } = {}) => {
wx.showLoading({
title: '请求中,请耐心等待..'
});
let timeStart = Date.now();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wx.request({
url: getUrl(url),
data: param,
header: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默认值 ,另一种是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
...other,
complete: (res) => {
wx.hideLoading();
console.log(`耗时${Date.now() - timeStart}`);
if (res.statusCode >= 200 && res.statusCode < 300) {
resolve(res.data)
} else {
reject(res)
}
}
})
})
}
const getUrl = (url) => {
if (url.indexOf('://') == -1) {
url = baseUrl + url;
}
return url
}
// get方法
const _get = (url, param = {}) => {
return http({
url,
param
})
}
const _post = (url, param = {}) => {
return http({
url,
param,
method: 'post'
})
}
const _put = (url, param = {}) => {
return http({
url,
param,
method: 'put'
})
}
const _delete = (url, param = {}) => {
return http({
url,
param,
method: 'put'
})
}
module.exports = {
baseUrl,
_get,
_post,
_put,
_delete
}
使用
const api = require('../../utils/api.js')
// 单个请求
api.get('list').then(res => {
console.log(res)
}).catch(e => {
console.log(e)
})
// 一个页面多个请求
Promise.all([
api.get('list'),
api.get(`detail/${id}`)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 => {
console.log(e)
})
1、 提高页面加载速度
2、用户行为预测
3、减少默认 data 的大小
4、组件化方案
优势
App
低缺点
如果开发者拥有多个移动应用、网站应用、和公众帐号(包括小程序),可通过
unionid
来区分用户的唯一性,因为只要是同一个微信开放平台帐号下的移动应用、网站应用和公众帐号(包括小程序),用户的unionid
是唯一的。换句话说,同一用户,对同一个微信开放平台下的不同应用,unionid
是相同的
参考https://juejin.cn/post/6844903560027570183
客服功能,录音,视频,音频,地图,定位,拍照,动画,canvas
第一条是运行环境的不同
传统的HTML5的运行环境是浏览器,包括webview,而微信小程序的运行环境并非完整的浏览器,是微信开发团队基于浏览器内核完全重构的一个内置解析器,针对小程序专门做了优化,配合自己定义的开发语言标准,提升了小程序的性能。
第二条是开发成本的不同
只在微信中运行,所以不用再去顾虑浏览器兼容性,不用担心生产环境中出现不可预料的奇妙BUG
第三条是获取系统级权限的不同
系统级权限都可以和微信小程序无缝衔接
第四条便是应用在生产环境的运行流畅度
长久以来,当HTML5应用面对复杂的业务逻辑或者丰富的页面交互时,它的体验总是不尽人意,需要不断的对项目优化来提升用户体验。但是由于微信小程序运行环境独立
相同点
:首先他们都是作为点击事件函数,就是点击时触发。在这个作用上他们是一样的,可以不做区分不同点
:他们的不同点主要是bindtap
是不会阻止冒泡事件的,catchtap
是阻值冒泡的tabbar
页面tabbar
页面abBar
页面,并关闭其他所有非 tabBar
页面getCurrentPages()
获取当前的页面栈,决定需要返回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