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漫记2

1.早早吃过饭,换好裙子,也学姑娘的样子,出门前洗个刘海 (洗头是早上的事,晚上洗个刘海就行 )。收拾好,在致青春群里吆喝“都吃过饭没,出发吧 ”!马上,丽回过来“下雨了 ”。开门一看,我去,还真下雨 !回来边换睡衣边唱到“ 青春易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想要忆下青春还真难,难道真的是青春只能回味?

这不,今天的《那年我们正青春》发出后,都想找找当年青春的影子,幸好公园还有交谊舞,就约好今晚去找回青春,下午还约好下班都回家换裙子。让今晚值班的秀好生嫉妒了一下 。估计这会儿她正在偷着乐呢,这姑娘,可坏了,我们计划黄了,她高兴着呢 ! 算了,今天约不了明天约,天天约,我们还就不信了,就找不回青春的样子......

回来边扣手机,边继续着生活漫记 。

2.说来郁闷,昨晚公园回来就完成作业,到11点多才完成,刚发出去两分钟就被关。其实真没什么,就看了电视《觉醒年代》写了点感想。可能用了剧中的素材算敏感字眼吧,毕竟机器识别我不能和他一般见识。

3.早上到学校心有不甘,因为写到学生的学法以及我的教法思想的转变,就给学生分享了 。大意就是一些历史知识,包括其他的一些知识,当学生时理解不了,如今跟着电视剧学习了不少 。在感叹当时没有遇到好的历史老师。(其实不然,不是老师没讲到,当时的老师也是非常牛的,会编快板,没有他不会编的历史,学生考试自然也相当牛掰。)只是关注点不一样,学生关注的是考试,成人关注的是历史 。

鉴于这种情况,昨天思考的方向就在这里。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历史事件,真正的理解,得需要一定的经历和阅历 。现在问题来了,坐等学生有经历和阅历,估计黄花菜都化作春泥了。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学生站在成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用说还真有。文学就有一种功能叫揣摩人物心理。这也是考察的一个知识点,那在这里必须得学以致用一下 。让学生揣摩一下出题者的心理,不只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学习,而是站在命题的角度来考察别人。

在讲这些的时候,牵扯到一个词叫内卷,再给他们解释的时候,我没有用百度上专业的术语,解释的就是在外部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内部的非理性竞争。用心理学上的剧场效应来解释这一切,我觉得非常合适 。剧场效应的结局就是,事情的最终结局没有改变,只是所有的人更累了。在讲这些的时候,其中一个叫亿佳的孩子说又有了什么,反正我没听清,他给解释说,在所有人都站着看剧的过程中(也就是内卷中),其中一个人累了,躺下了,其他人都跟着躺下来,现在才知道,他说的正是躺平。这孩子,看书多,有思想,经常写小说,并且写得有模有样。(小说是我目前还不敢涉及的)在这里必须得狠狠崇拜一下,有思想,还前卫!

4.说到内卷,现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拿学校来说,拼搏拼命拼时间。所有人都成“鸡娃(打了鸡血的拼命被内卷的娃娃)”了!这不是重点,也不是咱该关心的事。还是拿自己的势力范围来说事吧!大概一个月的复习时间,学生有一套13张的卷子,经我们教研组商量,又印了10张。面对现实,这些卷子,让鸡娃子们(这也包括我啊)全部做完讲完,有点不现实。那就费点心思找到破内卷的方法,找核心竞争力。回到昨天的话题,别人都在做卷子,练卷子,讲卷子应付考试的时候,咱换换思路。让他们跳出学生的窠臼,先研究卷子,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思考是要考查什么内容,考查什么知识点。明白了命题意图,再对症下药,应该就会好一些吧!

今天这漫记,也就是工作和生活!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努力工作是基础,获得经济基础,好好生活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漫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