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金钱之间,如何对等?

文 / 董小琳

2012年,在世界最古老的拍卖行——纽约苏富比拍卖行里,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呐喊》以1.19亿美元成交,创造了绘画作品拍卖史上的新纪录。

《呐喊》?不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吗?这个爱德华·蒙克又是谁?

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就不妨先来聊聊这幅画和它的作者。

上面这幅画,就是刚才说到的拍卖记录创造者——《呐喊》。

在血红色天空的映衬下,一张痛苦到扭曲的脸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虽然作者使用了很接近自然的颜色,但在表现方式上却极致夸张,背景线条的扭曲,与粗壮挺直的桥形成鲜明对比,使整个画面张力十足。一种沉闷、焦虑,并且极度孤独的情绪,喷薄而出。

这幅画的作者是挪威画家、版画复制匠爱德华·蒙克。他是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者,作品以营造悲伤压抑的情绪而闻名。在创作《呐喊》时,蒙克眼中的奥斯陆峡湾,就是我们看到的样子:充满令人发抖、血红色的幻觉,让人不禁感到恐惧,甚至有点恶心。

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拍出1.2亿美元天价的《呐喊》。

没错,从艺术的角度来赏析名画,我们可以尽情感受作者的笔触心境,以及那亦真亦幻的表现手法。但是,世界名画那么多,为什么单单这幅画被拍出了天价呢?

在感性的艺术与理性的金钱之间,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呢?

今天,读的这本书——《苏富比的早餐》,就为我们清晰展现了这条通路。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当年主持了整个《呐喊》拍卖过程的资深拍卖师,菲利普·胡克。作为有着40余年艺术品交易经验,以及现象级事件的亲历者,他又会对那次的艺术营销,作出怎样的评价和分析呢?

下面,就让我们不谈艺术、不谈金钱,而是专门聊一聊,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鉴赏者与收藏家

当你在博物馆里游览,面对一件喜欢的艺术品时,会想些什么?

它的作者是谁?创作背景如何?

它的哪里吸引了我?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怎样的美好感受?

那如果换成一名收藏家,或者说是参与竞拍的那些出价者,他们眼中的艺术品,又是怎样的呢?

它值多少钱?

5年或者10年后,它又会值多少钱?

如果我家里挂上这幅作品,人们会怎样看待我?

从艺术到金钱,从感性到理性,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

难道说,收藏家眼里就没有艺术吗?

不是的。

作者在书中,把艺术品被赋予经济价值的过程,分为了5个方面。通过对这5个方面的了解,我们就能自行搭建起艺术与金钱之间的通路桥梁,从而揭开拍卖这件事的神秘面纱。

它们分别是:作者及其生平经历,创作主题和风格,作品的品质,作品的出处,以及市场风向标。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说一说这几个因素,是怎样影响一幅作品的价值的。

谁画了这幅作品?

这个因素,说白了,就是作者的名气有多大。还说《呐喊》,它的作者是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者。自然就会比后来其他效仿者的作品更值钱。因此说,艺术家的身份和它受到的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再有,另外一名表现主义的鼻祖级人物,梵高。人们在谈到他时,除了绘画方面的造诣,还有他那散发着悲剧式浪漫主义的气质。同样的,艺术家背后的故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品的价值。

这幅作品是从哪里来的?

刚才我们说了艺术家的生平故事,对作品价值的影响。很多时候,作品本身的经历更加颠沛曲折。比如:它曾经被谁收藏过?这位收藏家的口碑如何?它在哪里展览过,交易过?等等。而这一切,同样对作品价值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就像在战争年代里,参与过掳掠艺术品的交易商。他们出示的作品往往会让收藏家们警觉,即使作品和作者都很优秀,仅仅是交易商的名字,也会让作品价格急速下降。

甚至有的拍卖行为此建立了新部门,专门来审核作品是否曾经在纳粹时代被掠夺。而且有经验的买家,看到1932年到1945年的作品,也很少参与竞购。

其他的离奇经历还有:像偷盗、销毁,甚至就是放在一个角落里,给忘了。总之,作品的经历有时候会比作者本人更加丰富,有着更深刻的历史印记。自然也就成为了其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除了以上这些,作者在书中还讲解了:西方艺术史上的各大创作流派,作品的品相是如何影响其价值的,以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艺术品拍卖中有着怎样的影响作用等,能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内容。

其中有一段是关于“佳士得”和“苏富比”这两位拍卖行元老的。作为前员工以及现任董事,作者的视角十分独特而新颖。

一改我们之前对拍卖行的刻板印象——不就是一个个喊价,最终敲锤的地方嘛。

那么,在作者眼中,拍卖行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所在呢?不妨就留给你,亲自去书中发现吧。

—END—

不是在读书,就是在码字的小琳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击下方红心咯~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与金钱之间,如何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