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这本书很早就听说了,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
静下心,下单买了纸质书,好好地读一读。
收到三联出版社的《我们仨》,封面朴素而有质感。打开封面,就是可以看到几张照片以及杨绛先生在2003年亲笔写的字。
全书就分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非常简短,做了一个梦,写到她和钟书都老了,步入了暮年。
第二部分,写的是“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他们仨失散了,曾经的家变成了客栈,她用梦境的形式将她的悲伤缩小,她似乎在梦里,又似乎在现实里,忽隐忽现。所有的回忆是刻骨铭心,美好犹存。
第三部分,是杨绛先生追忆他们仨曾经共同的美好生活。最终,杨绛先生送走了爱女,也送走了相伴一生的钱钟书先生,他们的离去让整本书充斥着淡淡的悲伤情调,前面描写得有多温馨,后面就体现得有多悲惨。
我看到最后,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如此的温馨,又如此的悲伤。特别是她送走了爱女,又送走了先生。她一个人,在思念着这个家庭,思念着她的丈夫女儿以及他们幸福的日子。
在我看来,《我们仨》就是一个普通百姓家的简单平淡,但有浓浓生活情的家庭碎碎念。
一、他们的家满是温馨而又和谐。相知相守几十年。
书中写到当杨绛刚生完孩子在医院时,钟书一个人过日子。
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钟书放心回去,然后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钟书又放心回去,下一次又满面愁愁,把门轴弄坏了
杨绛又说:“不要紧,我会修”
……一次又一次,而杨绛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紧,我会修。”让人觉得温暖。试想一下,一个刚生完孩子的母亲,面对笨拙的丈夫,不是这个坏了,那个破了,经常在搞破坏似的,能说出“不要紧”这三个字,可见这个家是如此的温馨与和谐。每个人在家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或许有的人善于表达,对外交流特别好,或许有的人善于做事,动手能力特别强,只有相互配合、理解才能经营出美满的婚姻,也能组建牢固的家庭。
书中写道: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
是啊,只不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过好我们自己温馨的小家就行了,不用羡慕别家的情况。
二、他们的家带着宠溺又包容,互相尊重彼此扶持。
书中写道:我爱整洁,阿瑗常和爸爸结成一帮,暗暗反对妈妈的整洁。例如,我搭毛巾,边对边,角对角,齐齐整整。他们两个认为费事,随便一搭更方便。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你看,这是一个多平常的生活画面。每个人都会碰到,而未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做法。一个家庭的相处就是相互理解与包容。
又如里面的一段话,“说实话,我做的菜他们从未嫌过,只要是我做的,他们总叫好。这回,我且一心一意的做一顿好饭,叫他们出乎意外。一面又想,我准把什么都烧坏了,或许我做的好,他们都不能准时回来。因为——因为事情往往是别扭的,总和希望或想象不一样。”杨绛先生想要为丈夫和女儿做顿饭,因为女儿出门了,多年没有下过厨房的她便思索了起来。简简单单的话语,我却看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独特的感情。
但再美满温馨的家,也会相继一个个离云。正如杨绛说的,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看完整本书,原先觉得《我们仨》是杨绛自己自发想写的,但书中却提到,爱女钱瑗在病中要记一篇《我们仨》,她爱惜时间,在写字很困难的时候写完了前五章节,直到最后沉睡中去世。2003年杨绛发表了这本散文随笔,那一年她93岁。这真让我肃然起敬,也特别能感知此书的深远意义。这也是为何当时会风靡海内外,再版,又版,达到数百万以上。
哪怕十几年后的今天,我拿此书来阅读,也是一种温馨而意味深长的生活画面,永远不会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