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前的《新安毕氏族谱》

转载

分类: 草堂话谱

五百年前的《新安毕氏族谱》

励双杰

2008年写过一篇《550年前的〈清华胡氏族谱〉》,意犹未尽,到了2009年,再说500年前的《新安毕氏族谱》。

2009年的五百年前是1509年,是大明朝的正德四年。生活中,碰上一个同姓的人,总会有人开玩笑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今年如果换一个酸溜溜地说法,那就是“明代正德四年之前是一家”。我手头上的这一部《新安毕氏族谱》,就是修于明正德四年。再换句话说,《新安毕氏族谱》成谱之时,现在同姓的陌生人祖上还都是一家人的时候。当然这都是玩笑话,打住。

新安毕氏的始祖师远,唐乾符间由河南偃师出仕新安,卒葬篁墩。生三子,长子衍之子徙池州石埭,仲子衡世守庐墓而家篁墩,幼子卫之子烈而衢州而信州弋阳。衡二子:文龙、文虎。文龙曾孙世仁迁休宁碧溪,世仁孙:神护、才护,才护九世孙宗胜迁休宁双溪。神护五子,纶、绩、纬仍居碧溪,绍徙休宁陈村,经迁歙县长陔。经曾孙景镇由长陔迁休宁闵川,景安迁歙县城北市。文虎四世孙汝霖迁歙县石耳,又数世复迁邑之嘉田。是谱即统休宁、歙县、弋阳、池州之族而编成。毕济川、毕鬰等纂修,共成十七卷,首一卷,附录一卷。内容依次为:卷首谱序、凡例、执事名单、居里方位,卷一至八世系,卷九至十一仕宦、隐德、文士人物传,卷十二、十三贞节传、寿考传,卷十四居处山川形胜并附题咏,卷十五祠堂、书院、水榭楼亭,卷十六、十七族人诗文。附录卷为墓图。

是谱国家图书馆、安徽图书馆、美国共三处藏有全本。另外上海图书馆藏有卷首、卷一至三,存一册。又有清钞明正德四年刻本一部二册,云“是谱纂者毕济川官翰林院编修,所记明代史事多可徵信。”

我所藏者,仅为卷五至八,已经修补,现为二册,原来或许只有一册而已。尽管只是一部残本,当时在南京得来却也颇为不易。2006年5月底,赴南京参加盘龙古籍拍卖会,在下榻的宾馆中,抓紧时间上孔网竞拍民国二十三年天津寰球印务局铅印本河北南皮《刘氏家谱》,安徽的老任敲门进来,说带来了二册家谱,让我看看。拿出来的就是这二册《新安毕氏族谱》,虽然只有二册世系,我即被其古朴清朗的版式所触动。只是老任索价极昂,实非我所能力举,只得婉言谢绝,恭恭敬敬把他连家谱一块送出门外。老任刚去,江苏的清风兄随之而来,言及《新安毕氏族谱》,清风兄说已见过,言下也不无唏嘘之意。好在我总算在孔网上遂意拍得《刘氏家谱》,也就把《新安毕氏族谱》暂时抛到一边。

第二日,拍卖会开始。上午我只进账一部家谱,与我合举一块牌的清风兄倒是斩获颇丰,其时风头正健,无暇他顾,我给他做了现成的记录员。临近上半场结束之际,忽觉背上有人轻轻一拍,回头一看,正是老任,不知何时已坐到了我的后排。他说下午就要乘车回家,如果我有心,愿把《新安毕氏族谱》廉价让我,随之自己报了一个价,比昨天便宜了将近一半。看来昨天、今天,他已在别外吃过几回闭门羹,心理价位被打压得一塌糊涂,便又想到了我。还是清风兄心狠,下得了手,头也不回帮着我说,痛快点,打个对折。老任如何肯依,清风兄回过头,一点情面也不留,说,要么成交,要么走人,别烦我们。最后我加了五百,老任才答应成交。

话说回来,老任浸淫古籍多年,确也是识货的行家,至少比我的眼光好得多,否则他也不会给这样一部残本要出如此离谱的价来。而对我来说,直到在潘承弼、顾廷龙两先生同纂的《明代版本图录初编》中看到了著录的《新安毕氏族谱》,才晓知老任敢咬着牙开高价的原委。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成书于1940年,我手上的是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于民国六十年五月出版的本子。《初编·卷一·分代》中,即有此《新安毕氏族谱》,云:“按,此为正德中新安施工之精椠,板宽字朗,为明代刻本之上驷。”

且不说《明代版本图录初编》中家谱仅此一种,以潘承弼、顾廷龙过眼善本之多,能用“上驷”这样相类似的语言者,《初编》中亦是难得一见。《新安毕氏族谱》之珍贵,于此可见一斑。故就算是残本,也不得不额外高看一眼。

《初编》中另收录《新安毕氏族谱》图片两幅,其中之一为谱最末的宝和锺,注明共印一百四十六部,“不许涂抹改补,及贪财转售他人,添刊世系,紊乱宗族。如有此等,族众察出,将原售之人罚银拾两,入始祖师远公墓所公用。”几百年后,还能把家谱保全下来已是万幸,对于这样的家法族规自也不必再加苛求。

曾有资料说“新安毕氏家族在宋代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毕升。”我得此谱后一日,即与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朋友去歙县旅游,在“徽园”北大门见毕升石雕一座。但是谱存册中并无毕升世系,恐其它公藏的几部全本中亦无之,否则毕升的籍贯就不会另有“湖北英山”一说了。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著录的《新安毕氏族谱》图片

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百年前的《新安毕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