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16 晨读
《教养的迷思》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是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和作家,她在演化、社会、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深耕多年,见解独到。哈里斯撰写过多本关于“儿童发展”的大学教科书、畅销科普书籍。本书自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与回响。
哈里斯在书中向传统上的“教养假设”发起冲击。所谓的“教养假设”,就是那种强调父母对子女影响很大的传统观点。该书却认为,家长对孩子的人格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在孩子走出家门,去适应社会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就是社会化这一方面,家长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一、为什么父母的教养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人格?
生活中到处都是显而易见的例子。比如,一对父母,永远把家里收拾得纤尘不染,为什么他们却养出了不拘小节、甚至邋里邋遢的子女?为什么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兄弟姐妹、甚至同卵双胞胎,长大后会拥有迥异的个性?
这种差异也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
纵观历史,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贵族家庭的孩子都是由保姆或家庭教师抚养到8岁。在家中,他很少跟母亲在一起,跟父亲相处的时间则更少。等他长到8岁,就会被送到寄宿学校,只有在放假的时候才回家度假。
然而,当他离开伊顿公学或哈罗公学等私立贵族学校时,他的谈吐和行为既不像学校的老师,也不像小时候带他的保姆或者家庭教师,而是更像他的父亲。这显然不是父母教养的结果。
二、为什么当今社会主流的育儿观念,会特别强调父母的作用?
这类过度强调父母对子女影响的观点,也就是所谓的“教养假设”,这是一个非常新的观点。
今天的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最重要的生长环境就是他的核心家庭,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必然影响深远。所谓核心家庭,就是由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成员是一对夫妻,和他们未成年的孩子。但事实上,核心家庭只是现代社会的发明,它的历史其实很短。
当代育儿专家认为这只是我们这个文化和时代所特有的;它们远远谈不上是真理,有的甚至如同空中楼阁,理论基础并不扎实。
这种“教养假设”非但没有好处,而且还有个明显的坏处——让今天的父母非常焦虑。
三、如果父母的教养不是特别重要,那什么比较重要?
1. 作者认为,是群体,尤其是这个孩子所接触的同龄、同性别群体。
这是人类漫长的演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人们从“骨子”里就更渴望群体的接受,而不只是父母的肯定。
2. 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不是大人对小孩做的事情,而是小孩对自己做的事情。在这种自觉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并不认同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是大人,而孩子认为自己和“大人”不一样的。如果有足够多的男孩和女孩形成群体,那么他们就会在同年龄、同性别的群体中完成社会化。
3. 人类天生就具有适应不同环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不同年龄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表现,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有不同的体验。一个孩子在家里的行为,几乎肯定和他在学校的行为不一样。在面对不同环境的时候,孩子并没有那么脆弱无助,恰恰相反,他们坚强而灵活。
4. 除了群体和环境之外,基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在明白上述这些道理的基础上,为人父母应该做什么?
1.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知识和训练,帮助孩子在走出家门后,能应付外面的世界。
2. 父母可以帮孩子更好地被群体接受。
3. 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同辈群体。
五、闵丰划重点
1. 许多父母极大地高估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并且试图站在自己的角度干预孩子的成长。
2. 父母对孩子人格影响有限。真正对孩子人格产生影响的是孩子所在的群体。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3. 当外面的文化和家里的文化不一样,最终影响最大的还是孩子在外面所接受的文化。例如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
从文中可以得出,这里说的环境不是家庭环境,不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而是社区环境、学校环境,以及最重要的,孩子跟怎样的同辈群体相处,孩子认同了怎样的同辈为“自己归属的群体,自己应该模仿的榜样”。
孩子不是被父母教导着适应社会的,他是在外面的同龄人群体里找到自我,在社区环境里适应外界文化,从而成为社会的合格一份子的——这就是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
解读 | 吴海云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