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完成了

要求:

1.理解分染的染色技巧,分染时水笔保持干净的状态。

2.染色时不要一次太过浓重。

3.染色时要了解染色部分的结构。

4.知道罩染的染色技巧,并有选择性的罩染。

5.罩染时不要一次染得太过浓重,尽量多次罩染。

6.多次罩染时要等画面干后再进行下一次。

工具:

绘画工具:勾线笔,熟宣纸45*34,小瓷碟2个。

白描底稿,小瓷碟若干,小白云4到5只,中白云2只,颜料:钛白、赭石、硃砂、藤黄、曙红、三绿、三青、金粉(可选择)

笔记:

1、 工笔人物画的色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也就是说中国画色彩是根据物体的固有色来进行赋色的。即是说要要求简洁明快,不要太过于追求影响色,否则将会达不到洁净明快的目的,这是有区别于西画的地方。但并不意味着工笔人物画仅仅是自然主义的模仿或不讲究色调。自古以来就意识到一幅画面需要有统一的色调,我们把它称作“和”。色彩的“和”是统一的意思,也就是色调的统一,但过于统一就会产生单调乏味的问题,所以在注意色彩统一的同时,也要有恰当的对比。这里需要运用的一个原则就是“大色块统一协调,小色块的对比。”比如说近代顾恺之的画,常以暖色调来表现,永乐宫壁画便是冷色调。但这个概念也和西方绘画有所区分,中国画中的色调是要求“彩绘有泽”,要求明快洁净。这是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所决定的。但是为了画面色彩更合理也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2、 在工笔画之中要重视墨色的作用,墨色在工笔画中也是具有独特的地位的。中国自古有墨分五彩、以墨代色的说法,墨色本身是一种既丰富又高贵的色彩,在工笔画中常常能够起到骨干作用和协调作用。要画出丰富的墨色变化。在中国画中,笔与墨是不能分割的,墨一方面作为一种重要的色彩,另一方面也是作为一种表现手法与用笔相关联。只有在笔墨的支持下,色彩才有依附的根据。给大家分享,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的话:“学做人物。最忌早欲调脂抹粉,盖画以骨格为主,骨格只需以笔墨写出。笔墨有神,则未设色之前天然有一种应得之色,隐现于衣裳环佩之间,因而附之,自然深浅得宜,神采焕发。若入手使讲设色,势为分心于涂抹,以务炫耀。”这也说明了以笔墨为基础框架施以色彩的道理。

3、 中国画工笔的色彩,在处理的时候,在讲究装饰性的同时,要考虑到中国画本身的抒情性与写意性。工笔人物画按照作品内容和作者的设想或追求金碧辉煌的富丽感,或者是追求质朴淡雅的抒情意味,或者创造深沉幽远的意境,或表现明快、清亮的境界。在表现的时候,既可以采用比较单纯的色彩关系,也可以用繁褥的色彩关系,但基本上都是平面的表现。我们所运用的渲染手法,仅仅使物体产生凹凸感,不要求物体有三度空间,也不要求有受光背光高光反光之差别,更不要求有环境影响色。正是这种平面性,使每块颜色都显得单纯而又明确,色块的大小和色相都要有对比,有协调,有区别,有呼应,从而产生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4、 接下来要给同学们讲一下设色的技法,中国人物画的设色一般都是在勾线以后进行的。不论色彩清淡或者是浓重,都必须受线的节制和约束,不能够夺取线的位置。要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

上色的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分染。

也叫渲染法,分染在工笔人物中是最基本的方法了,不管是画咱们的衣服,肌肤,须发都要用。在画的时候手里要拿着两支笔,一支色笔,一支水笔,要画出物象比如说衣纹的阴阳立体感,就要先用色笔顺着线的一侧来进行涂色(那么也要注意笔上的颜料要蘸的适量,多少以画面来确定),接着再用水笔进行分染,也就是说晕开,水笔要保持干净,只让笔尖部分接触颜色,让该色顺着水分逐渐由浓而淡的消失在水分之中。需要注意的是水笔的水分含量也要适当一些,太多了清水会冲入颜色,太少了会分染不开颜色,都达不到自然晕开的目的。画的时候尽量做到一次完成,不要反复往来的拖染。为了表现出画面的层次,肯定是需要多次分染,要注意染完一遍后,第二遍是要等前一遍完全干透后再进行,不能够急躁,否则就会出现色渍或者说纸张起毛的情况。

二、罩染

是分染之后,在这块染好的颜色上用恰当的颜色,平平的涂染,我们称之为罩染。分染实际上就是将物体用色彩先塑造一番,使形象有一定的厚度和色彩的底子,真正的色彩效果要罩染之后才能够完全显示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分染时要使用水色,不可使用石色的颜料,否则罩色时会使石色粉质底色泛起。

分染和罩染的两种颜色可以使用顺颜色也可以使用逆色,

顺色就是分染和罩染的两个颜色色相是相近色,或者说是相同的颜色。比如说蓝衣服用花青色分染之后,照样是仍然用花青或者是相近的其他青蓝颜色罩染,或者画红色衣服时用赭石打底或者是用胭脂曙红之类的分染,罩染时再用同一色或者其他红色如朱磦朱砂等罩色。

所谓逆色就是分染或者打底的颜色与罩染的颜色可以是对比色,就比如说画石青衣服可以用胭脂色打底,这样画出来的效果可以使这块颜色更加的丰富厚实。

罩染所用的颜色就是你所需要的取得最终效果的颜色。需要注意几个点,

第一是颜色要一次调足,宁可有余不可不足,注意颜色的浓度,要以不盖沒线和分染的底色为度。

第二点是罩染时应尽可能的每次一片罩好,不要反复来回的拖刷,来回拖刷非但罩不匀净,而且反而会破坏底色。

第三点就是罩染要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一笔接一笔进行,笔上的颜色要充足,不要出现干燥的飞白但也不能水分太多到积水的情况。罩染可以有多次,每次颜色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深度或者是色彩的倾向。直到物象达到我们想要的理想效果为止。和分染一样,每次罩完都必须等待干透之后才能够再罩第二次,否则前一次的颜色将会泛起,或者因干湿不均匀而出现花斑。

第四点作为拓展,罩染的颜色,如果是石色,由于颜色不透明,把底色盖住了,就要在罩色上再加分染,在反复敷色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底色泛起的现象。就要先用胶返水将以上的颜色固定之后才能再加染,为了使这块颜色取得理想的效果,用如此分染罩染再上胶矾反复进行,有时需要多遍才能完成,所以古人有三矾九染之说。当然在具体的绘制过程中染几遍或者是要不要上胶矾,都要视实际的情况来决定。不可刻板教条的套用。

三、复勾

在罩色之后,往往需要按照原来的线条复勾一遍,复勾的目的是使轮廓更加的明确,形象更加的鲜明生动,复勾时的用笔仍然要轻松自如,不要怕与原来的线有距离而不敢下笔。

4、 接染

这是一个拓展的点,接染是因为同一个物体上有两种不同的颜色,为了达到自然过度衔接而采用的方法,在沒骨画中也会使用这个技法,这个画法是用两支着色的笔蘸上不同的颜料,自物象的两头向中间衔接处由深到浅的去染,中间要间隔一定的距离,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湿笔(水分不要太多)在两块颜色之间拖染,使之自然的过度融合。

5、 烘托

拓展。烘托是在人物或背景画完之后,如果留有大块的空白背景,或者是背景的物体的衬托感上显不足,为了使人物与背景之间有个比较好的过度,或者说使人物更加的突出,往往在人物的背景上染上一定的颜色,这个颜色可以根据整个色调和气氛的需要而定,画的时候可以是平涂,也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灵活的处理。比如说有的画法会沿着人物的轮廓线向外染出,略微的有些变化。

画面中使用过的颜料:整体墨色分染凹凸感,脸部除外。外衫曙红分染底色,内衫赭石加花青加较少藤黄(色相偏赭)分染底色,花瓶用花青分染,腰带用赭石加花青(偏赭,比内衫重)分染,也可用赭墨色(赭石加淡墨),根据画面效果选择。肤色用朱砂、赭石、三绿、钛白来调。环佩的璎珞、头绳、发带用胭脂分染。

罩染时,外衫用硃磦加朱砂(硃磦为主),次数根据画面效果来定。白纱先留白再和外衫统一罩染最后提白。内衫用赭石加花青加藤黄(内衫颜色偏浅,调色不可浓),最后提白。瓶子罩一层花青,再罩三青,再提白。腰带罩染赭石加藤黄,次数视画面效果,外衫纹饰赭石藤黄。发带、环佩的璎珞胭脂罩染,再曙红加朱砂罩染。面部用曙红加朱砂分染红晕,唇色,三白法提白(额头、鼻子、下巴)。头花三青和钛白逆向分染。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于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