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可以这样教出爱分享的孩子

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叫《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我的东西不许别人动,我的东西不能分给别人吃。”相信不少父母听到类似的话,就会感慨这孩子怎么这么小气。事实上,孩子不愿与人分享,不是因为小气自私,而是因为不懂得分享。

本书作者卡帕卡是国际知名的育儿专家、美国心理学会资深会员,他在书中介绍了很多实用的育儿方法,其中包括让“小气鬼”学会与人分享的方法。下面,我们介绍其中最重要的五点,希望能帮到你和孩子。

渗透分享理念

要想让孩子学会分享,就要教给他分享的理念。比如“我的东西分给你,你快乐,我也快乐。”

孩子5岁前还无法理解“分享”的概念,可以先采取限制时间的方法,让他先玩10分钟,然后让别的孩子再玩10分钟。这样孩子会明白,与别人分享玩具不等于永远失去玩具。

还有一些基本规则也可以从小时候教起,比如,“玩具大家轮流玩”“你不玩的话,就让别的小朋友玩吧”。

平时还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父母可以买一些点心回家,让孩子分给家人吃。父母也可以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趣事。潜移默化中,渗透分享的理念。

建立奖励制度

父母可以建立一个奖励制度,每次分享后,都有奖励。可以有以下这些形式:

社会性奖励,比如微笑、亲吻、拥抱等。只要孩子愿意分享,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进行鼓励,可以口头奖励:“你能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借给别人玩,真的好棒!”

物质奖励,比如食品、礼物等。平时可给孩子奖励一朵小红花,如果孩子得到十朵以上的小红花,可进行物质奖励。

特权或活动,比如去动物园、去跟小伙伴玩耍等。

亲子教育家蒙谨认为,对具体行为或品质的表扬,能够帮助孩子发现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

当孩子刚建立一种良好的行为时,家长最好在每一次这样的行为出现后,及时给予奖励,从而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

刻意分享训练

在给孩子定分享规矩时,父母可以邀请邻居小朋友一起进行分享训练:

001 才艺分享

每隔一段时间,让小朋友们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小才艺。让孩子尽可能地把自己学会的儿歌、舞蹈、故事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孩子们在展示和讲述的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而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002 协作性分享

准备一些需要小朋友通过合作,才可以达到目标的游戏。比如,大家一起玩拼图,轮流往拼版上放拼图块。其他可以一起做的事还包括:整理房间、种花、给宠物洗澡等等。

在这些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步掌握相处的原则,为最终形成融洽友好的同伴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多次训练后,孩子就会慢慢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也就会更乐于分享了。

后果体验法

父母可以邀请邻居小朋友一起互相交换零食。不过,这样做之前,父母要提前告知游戏规则:一个人只有一份零食,不分享零食的只能吃自己那份,分享的小朋友则可以享用全部零食。当孩子看到大家有很多选择,自然也就更愿意与他人分享了。

如果孩子总是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那么他也会发现,其他孩子就不太愿意跟他玩,当他被孤立时,自然就体验到“不分享”带来的后果。再通过父母的一些引导和帮助,他很快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强迫孩子交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分享是个过程,我们可以慢慢引导孩子分享,由感知到自愿,才能利于他的成长。

角色游戏

如果孩子经常对分享说“不”,就可以考虑跟孩子互换角色。一起玩耍时,孩子想要你手中的玩具,你就说“不”。当小家伙感觉心烦时,就可以借机晓之以理,让他明白“跟小朋友分享玩具,大家可以玩得更开心”,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与人分享的重要性。

父母还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分享的小游戏。比如给孩子提供玩具车和若干大小不一的苹果,在游戏中,父母可扮演客人。孩子扮演主人,要给客人分享玩具和苹果。如果孩子与人分享,父母要对孩子说“谢谢”,或夸奖孩子“真棒”,这样,就能让孩子充分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从而乐于坚守与他人分享的规矩。

总结一下,教会孩子分享,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需要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当孩子做出分享的举动时,父母一定要加以鼓励,从而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让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更乐于分享。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哦。

参考书目:《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美] 乔治·M·卡帕卡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父母,可以这样教出爱分享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