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概念,叫知识的诅咒,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自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
简单地说,就像大家玩过的你画我猜游戏,你画的时候,很清楚你画的是什么,但是当别人看在眼里,却要从他接触的整个世界所有的素材库里去调用所有相似的事物,且不说你的绘画能力,光是这个检索已经让很多人头疼了。
再比如,你跟女朋友参加一个游戏,赢了可以赢得百万大奖,主办方给她一个歌名,都是再熟悉不过的经典名曲,《祝你生日快乐》之类的,然后让她打拍子给你听,让你猜歌名,猜出来就有百万大奖。
这是一个真实的实验,1990年斯坦福大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敲击者拿到一张25首名曲的单子,都是像《祝你生日快乐》这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曲子。每位敲击者挑选一首,把节奏敲给听众听(通过敲桌子)。听众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歌曲。实验开始前研究人员让敲击者预测听众猜对的概率,他们预测概率为50%。但是实验结束后听众其实只猜出了2.5%的曲子。
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在你女友的眼里,你就是个蠢货,放着一百万不好好拿,我打得这么明显了还猜不出来,非要猜错,玩完这个游戏,你立刻就成ex了。但是你很冤枉啊,你打的那是什么破玩意儿,这谁听得出来。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你女友知道答案(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她无法想象不知道答案的听众为什么会猜不出来。
这就是一个传授知识的陷阱,大部分人一旦知道某个知识,就再也无法以「无知者」的身份去面对这个世界,他就不自觉地要使用这个工具。《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和老顽童周伯通,一旦学会了《九阴真经》,即使他们从心底里抵触这门上乘武功,在实战中,也往往会使出来,再也无法回到不会九阴真经的状态。
知识诅咒的痛苦,还不是教不会别人,而是「所知障」,大多数人所谓的知识,并不是九阴真经这样的神功,我们面对的世界也不是武侠小说,一个神功就能吊打全书。很多人的知识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就像斯坦福那个实验一样,你比别人知道一个歌名,在这个游戏中确实有用,能帮你赢到100w,如果确实有这么个游戏的话。但是,去除这个场合,你发现这个知识有什么用?
这就像,很多男人嘲笑自己女朋友,你连马拉多纳是谁都不知道?你连墨索里尼都没有听过?你连加加林都不知道?你连四代机都没有听过?很多这样的蠢男人上网问,碰见这样的女友要不要分手?
但是,他知道这些知识又能怎么样呢?他既不是职业球员,也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航天工程师,也不是军事专家,大多数人的知识,就只是零碎的知识片段而已。不知道这种知识,就像不知道口红色号一样,对生活,尤其对生产,根本啥影响没有。
而吊诡的是,往往拥有这种知识的人,会产生莫名的优越感,产生「我很强」的错觉,往往读书越多,知道知识越多,却没有成为他的助力,反而成为他的障碍。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所知障」。一个人知道的知识越多,没有增长他的智慧,反而成为他的阻力。
我以前见过一个知乎大V,他是一个科学和知识领域的科普者,他聚会的时候,总拿着一个魔方,见到漂亮的女孩,就要教人家玩魔方,结果可想而知,所有女孩都会客气地拒绝他。
这就是知识用错地方了,他应该拿魔方去诱惑七八岁的小姑娘,不应该诱惑十七八岁和二十七八岁的小姑娘。
大多数做题家的问题,是没有受到多少教育,反而受到了教育的伤害。
《金刚经》里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说,所谓的「佛法」,就像木筏一样,木筏在你过河的时候有用,过河以后你就要扔了,如果你还要背着木筏在陆地上走,就要累死了,更不用说有些知识,连木筏都不是了。
知识已经够没用了,何况许多人学习的,不过是伪知识。
我们的教育,其实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而是充斥了这种所谓的知识点,大多数人其实都在遭受教育的伤害,而很少受过教育。大多数人,也不过是在父母催逼,严师督促,学校监狱化管理之下,做好一张张试卷而已,有很少一部分人,自己有求知欲又有方法,可以逃过教育的伤害。
所以结果就是,当代做题家最大的痛苦不是做题,而是做题做到最后,发现做的题都不考,卷子换了。
不是社会不考你那张卷子,你说人家姑娘想要个长情体贴的男孩,考做题行吗?人家boss想要个机灵通达的下属,考做题行吗?就是真的科研领域,突破下芯片技术,考做题行吗?
但凡需要点创造力的地方,做题就失灵了。而且关键的问题在于,即使不用这么复杂的事情,学校几十年教给你的,也是假的,讲两个故事:
一个是杨幂的。杨幂拍完《仙剑3》上快乐大本营,当时快本弄了俩校草跟杨幂玩游戏,一个中戏校草,一个上戏校草,上戏校草是国术大师蒋劲夫不提。这个中戏校草和杨幂拼谁的学校好,中戏校草说著名的南锣鼓巷在中戏,杨幂直接回了一句,所以呢?
然后男生又说,我们学校在二环,你们学校在三环。地价比你们贵。大概自己都觉得比得太苍白了,说了一句,因为也没有什么可比的,杨幂怼了回去:那你为什么要说啊。虽然是节目效果,但是我觉得特别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思维,有人真的是这样想的,毕业多年了,还在比母校。
还有一个故事是《雍正王朝》里的,雍正年科场舞弊,李卫去会试考场抓人,结果主考官呵斥李卫的士兵:什么人敢冲撞国家春闱大典?结果李卫窜出来一句话,「我是皇上潜邸时的奴才。」结果这些寒窗苦读几十年,过去的进士和未来的进士都哑火儿了。
这两个事情,升值君觉得特别适合说知识的诅咒的话题。一旦你跨入社会,社会的评价体系已经完全变了,别人都有作品,有公司,开始资本运作了,你还在说你们学校比人家漂亮,比人家有名,有什么意义?你进士出身固然了不起,但是你要知道,社会的评价体系不止是这个,遇到潜邸出身的奴才,人家这个体系就是认了,你不认就要挨刀了。
你读书时代的逻辑,只在读书的时代有用,社会不说跟你校园的逻辑不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这些道理,聪明人早都明白了。有一个北大的跟我说,他上大学的第一天,在食堂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大部分北大的学生,一辈子挣的钱,也赶不上承包北大食堂一个窗口的老板挣得多。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才会到社会跟人家拼学校,拼考分,因为那已经是他人生的顶点,说不好听点,这样的人就是憨批。
最近升值君一直在看禅宗的书,禅宗强调顿悟,真正的智慧,其实并不需要知识。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其实就是禅的代表。鲁智深的特点是刚猛,临终的偈子是,「平生不修善果,专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不参禅,不念佛,不打坐,一生杀人放火,吃肉喝酒,为什么反倒修成正果?因为那些参禅打坐礼佛的人,要么还在木筏上,要么在扛着木筏赶路,鲁智深杀人就是拜佛,放火就是参禅,吃肉喝酒就是打坐,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对的,所以只要依照本心就去做就是了,他杀的都是坏人,放火烧的都是该烧的,他三拳打死镇关西,火烧瓦罐寺,看起来粗莽,但是做的无一处不恰当,无一处不妥帖。
如果他看见这些恶人,不杀这些人,不放这些火,那么反倒不对了。鲁智深一辈子只活了一个字,「我」。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但其他人都做不了自己,他做了一辈子自己。所以大惠禅师评价他,「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这是人之为人的最高评价,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来理解,鲁智深就是本我自我超我的高度统一。因为统一,所以自在,因为自洽所以自由。鲁智深的最大好处,就是不自欺欺人,大部分人都是活着活着,被自己骗了,也把别人骗了。
禅宗还有一个俱胝一指的故事,俱胝禅师是得道高僧,凡是遇到有人请教佛法,他便竖起一根指头,其他人看了都有所感悟。后来一个小和尚看了,于是依样画葫芦,别人问:如何是佛?小和尚就竖起一根手指头。有人就去问俱胝和尚,我们问你佛法的时候,你竖起一根手指头,小和尚现在也竖起一根手指头,那小和尚是不是也得道了?
禅师得知此事,就在袖子里藏了一把刀,把小和尚叫到跟前,问:如何是佛?小和尚竖起一根手指。禅师突然手起刀落削掉了小和尚的手指头。小和尚大叫一声扭头就跑。禅师又喝问:如何是佛?小和尚扭过头来,下意识竖起手指,看到不见了的手指头,顿时悟了。
大多数人的问题,是只有知识,没有智慧,于是人家参禅他也参禅,人家说悟了,他也悟了,人家竖一根手指,他也竖那根手指,学到的都是皮相,也被别人的皮相所惑,于是学了个假学,得到的都是伪知识。
我发现我在说一些道理的时候,讲的越是繁复,越是复杂,掉个书袋,越有人爱听,越是费一些功夫把道理讲得直白平易,反而有人轻视,微博和公号有很多写得乱七八糟的人,总有人过来告诉我,他写得很有道理。
以前我还评价解析一下这些人,后来就问烦了,我直接说好,好,好,我越来越相信,凡是人所遭受的,都是他应得的,如果他愿意相信,那就是他正好缺这些,也非我能力所能阻止,我只要服务我应该服务的就行了。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道理都是赤裸裸,只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智慧和勇气去识破,没有勇气去平坦地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