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赶乡场:那是一场从未褪色的记忆

“赶乡场”是农村人的专属,在老家,我们老百性叫“转转场”,每周按6天轮转“赶场”,我们小时候只知道按“赶场”当天是星期几减去1天就是下一场的“赶场天”。城里人又叫“赶集”,每到赶场,做生意的城里人天还没亮就会从城里用拖拉机运送一车车的商品赶到乡下的集市里卖给我们农村的老百姓,农民伯伯阿姨们又通过人扛马托将农产品弄到集市里变卖成现金,换购商品回家,每到年关置办年货的那场,集市上更是热闹,人挤人,那场面是相当壮观,我们小孩就只能从大人的腋下左右乱窜,一不留神就找不到爸妈哇哇大哭,大人们只要顺着哭声寻去准能找到自己的娃,有时哭声多了,还得辨别哭声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的娃仔了。

01小学时,乡场是每周最美的期盼
乡场(图片来自网络)

小学时,我们去乡里的学校读书,走读生翻山越岭几十里路,平时在学校,父母不给零花钱,因为当时我们都很穷,只有等到赶场天,在乡里读书的孩子才有一次机会在茫茫赶场的人群中找寻父母讨得几毛零花钱,有时遇上农忙季节,父母没来赶场,找了半天没找着父母,这天心情就糟透了,眼看身边的小伙伴们都找到了自己父母亲并讨得零花钱,那种失落感至今念念不忘,当天始终不放弃,从街头到街尾找它几个遍,逢同村的人或小伙伴便问“见到我母亲了吗?”“见着我父亲了吗?”,有时找了几遍没找着,也会让小伙伴帮忙分头去找,这时总会埋怨父母并伤心地哭了起来,突然父母亲出现在眼前时,如获至宝,其实父母亲也一直在人海中找自己。因为只有赶场这一天,父母亲才有机会帮孩子买新衣服,鞋子和一些吃的糖果等,孩子开心就是父母亲最大的愿望。

记得小学时,我吃到最美味的零食就是赶场时父母亲买来煮熟的紫色小土豆,想到那种美味,至今还回味无穷。想想小时候的很多美味土零食,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只能从记忆里去回忆了。

02年轻时,乡场是我们的情感联络站
布依青年浪哨(图片来自网络)

以前赶乡场,散场是比较晚的,有时晚饭过了,赶场的人们都还没回家,特别是年轻人。当时我还在读初中,经常在赶场天放学路上看见成双成对,穿得漂亮帅气的年轻男女在路边卿卿我我,谈得甚欢,长大后我才开始懂得,原来他们在谈恋爱,在我们布依族里叫“浪哨”,通过情歌对唱的方式在打情骂俏,叫“戈比戈问”,意思是像“对花”一样,你一句,我一唱,对歌对上了就双双把手牵,确定恋人关系。

那时,我们乡里的石拱桥最热闹,赶场散场后留下的最后一拔年轻人,总会聚在桥上,或蹲或坐,把石拱桥的桥面和护栏石墎磨得铮亮,直到夜灯初上才恋恋不舍地散去,相约下场再会。

对此,我还特意请教大我几岁的哥哥姐姐,让他们教我唱布依情歌,专门买了笔记本抄写厚厚的几本,等我学会时,情歌对唱却越来越不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中学时从音乐磁带学会的流行情歌,如李春波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刘德华的《忘情水》《吻别》等,几乎我们70版的同龄人个个能唱。

年轻时,乡场是我们的情感联络站,每场都相互预约下场再见,那个年代,年轻人思想开始开放,可以摒弃父母辈的旧思想,自由恋爱,大胆追求自己的梦中情人,往往从乡场到情场,一直走到幸福的婚姻殿堂。

03长大后,乡场是一场从未散去的宴席
河边野餐(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我们都成家了,乡场变成了家长里短,邻村远寨的亲朋好友,趁着赶乡场聚聚,喝喝小酒。在我们乡,最具特色的是赶场天到河边,石桥下,草棚里蹲点吃汤锅狗肉,带上2斤自酿的土酒,猜猜拳术,比划比划几下,随着半斤酒水下肚,微微熏醉中,感情一下子升温了不少,过去朋友间的点滴不愉快随风而去。

乡场,留下我们很多挥之不去的朋友感情,现在每每小聚,再聊乡场,满是幸福的回忆。

这些年,只有我还在守望着乡场,身边的朋友,发小很多都调进城了。有时他们问我:为什么你还呆在乡下?我无言以对,只有我知道,他们总会落叶归根,每到逢年过节,总有回乡的朋友第一时间想到我,因为,河边石桥下还有我们从未散去的宴席,我在这里等你!

欢迎朋友们常回家看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乡赶乡场:那是一场从未褪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