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的《巡回检察组》,弹幕里这3个问题,你一定也很疑惑

虽然声称是《人民的名义》姊妹篇,《巡回检察组》其实更像是一个“现代侠客”探案故事:

“神探”冯森受命调查“九三零谋杀案”,最后发现几个案件盘根错节,经过层层推理分析,最终找到幕后凶手。

这样的故事非常引人入胜,但或许是因为多种原因,电视剧《巡回检察组》最终还是有些“烂尾”。

在第43集播出时,眼看着进度条即将结束,网友们焦急地在弹幕上接连发出疑问:

之前打弹弓的小男孩去哪里了?

“甩棍”到底是谁?

冯森手下的两个“卧底组员”为啥还不出场?

这3个问题,相信追剧的你也一定都很想知道答案。

一、“打弹弓”的小男孩

写过小说的人都知道,小说创作中最忌讳的就是出现“有头无尾”的人物,即使是“打酱油”的小人物,作者也一定将他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但在《巡回检察组》中,出现了一个“漏洞”:曾经在监狱门口出现的“打弹弓小男孩”在后来的故事中再也没有出现。

在之前的故事中,小男孩曾经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首先在冯森还是“大背头”时,他到监狱“卧底”,在去探监车上遇见了这个小男孩,当时冯森主动上前搭讪,但小男孩并没有搭理他;

后来,在监狱里,“大背头”冯森和胡雪娥在小路上被小男孩用弹弓打伤,接着胡雪娥表示了自己作为“杀人凶手”的家人,就应该被这样对待——这里显示了沈广军被判为“杀人犯”对胡雪娥造成的伤害。

再后来,变回短发的冯森特意提示监狱众人留意观察经常在监狱门外现身的小男孩——这里显示了冯森的警觉。

随后,在监狱召开户外大会时发生“爆破”事件,冯森受伤。

其实,在原著中,曾对小男孩的身份作了交代——他是被害人徐大发的儿子,他经常到监狱中探视,其实是为了在自己成年之前利用无人机制造“爆炸”,杀死沈广军,从而为自己父亲报仇。

——这也解释了他为何对沈广军的母亲胡雪娥如此仇视。

但在剧中,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小男孩的出现“有头无尾”,而监狱“爆破”事件在米振东最后“坦白”时,表示这是自己策划的一次事件。

或许是现实太过残忍,所以主创人员在剧中用一种温柔的方式保护了这个孩子。

二、“甩棍”就是熊绍峰

从故事开始,冯森化身“大背头”卧底探案,他就听闻了“甩棍”的大名,随后,“甩棍”就成了一条重要线索。

那“甩棍”到底是谁?

根据剧情来看,“甩棍”就是熊绍峰。

在“收网”阶段,冯森用计,将二监区区长罗劲松“抓了个现行”,因此大家都认为他就是“甩棍”。

随后在审查中,冯森又查出了冼主任、武强这条线索。

因此我们就能知道,武强和冼友文、罗劲松等人很早就开始设计陷害熊绍峰,罗劲松更是在监狱中暗暗传播“甩棍就是熊邵峰”的信息。

因此,已经出狱人员李大眼才会非常确定地告诉冯森和罗欣然:甩棍就是熊绍峰。

这就是“甩棍”明面上的身份。

如果说“甩棍”背后的身份,他不是一个人,而是由武强、冼主任、罗劲松等人组成的一个组织。

三、冯森的两个下属到底是谁?

除了“打弹弓的小男孩”以及神秘的“甩棍”,大家还很感兴趣的,一定是从冯森公布身份后就一直没有出现的“影子”组员。

对于这两位“组员”,很多网友曾做过猜测:

有人认为组员是冯森卧底掮客组织时的“平头哥”,毕竟两人一起扶持逃跑又神秘被抓;

也有人认为组员是监狱中二班班长“大壮”,毕竟他身手很好,但在剧集中却很“窝囊”;

还有人认为组员是熊绍峰,毕竟他是检察官,从身份上符合;

更有人认为组员是张友成的秘书陈明忠,在剧集中,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最后甚至由他亲自出演“无间道”,才将黄雨虹最终绳之以法。

其实,对于冯森这两位神秘的组员,在剧集中,冯森曾自己做过介绍:

当冯森被当作“掮客”抓入监狱时,面对熊绍峰和罗欣然,他曾公开自己的身份,而为了作为证明,他要求拿出自己的手机,在手机中,他和张友成以及检察长袁宏伟组成了一个三人的群,自己直接对二人负责。

其实在《巡回检察组》中,经常用人物的一段话来暗示最后的结局,比如——

罗欣然“跳脚”表示:“我就只能嫁个二婚的”暗示她最后和冯森的情感归宿;

米振东对黄四海表示:“我会让你合理合法死在这里”暗示了黄四海最终的结局(剧中做了修改)。

所以,我们由此也可推断出,冯森的两位“组员”,其实就是张友成和很少出面的检察长袁宏伟。

对于上面三个问题的解答,大家还有什么观点,欢迎留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烂尾”的《巡回检察组》,弹幕里这3个问题,你一定也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