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21解蔽篇诗解4兼陈悬衡正心知道

《荀子》卷21解蔽篇诗解4兼陈悬衡正心知道

题文诗:

圣人至明,知心术患,见蔽塞祸,真情非蔽,

非欲非恶,非始非终,非近非远,非博非浅,

非古非今,兼陈万物,而中悬衡.是故众异,

不得相蔽,以乱其伦.衡者道也,至道真情,

真情真挚,真挚真心,真心知道;心不知道,

则不可道,而可非道.孰欲得恣,守所不可,

以禁所可?以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其必合,

于不道人,不合道人.不可道心,与不道人,

而论道人,乱之本也.何以能智?真心至正,

心正知道,通天达地,通古博今,然后可道,

然后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正心取人,

则合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以可道心,

与论非道,治之要也.至治之要,正心知道.

  【原文】  

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1>。是故众异不得相蔽以乱其伦也<2>。

〔注释〕  <1>县:同“悬”,挂。 衡:秤,指标准。 县衡:挂秤,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权衡。 <2>异:差异,即第二十一篇“万物异”之“异”,指偏于一端的对立面。 相蔽:见第二十一篇注。 伦:条理。  

〔译文〕

圣人知道思想方法上的毛病,看到被蒙蔽的祸害,所以既不任凭爱好、又不任凭憎恶,既不是只看到开始、又不是只看到终了,既不是只看到近处、又不是只看到远处,既不只务广博、又不安于浅陋,既不是只了解古代、又不是只知道现在,而是同时摆出各种事物并在其中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权衡。所以众多的差异与对立面就不能互相掩盖以致搞乱了条理。

【原文】

何谓衡?曰:道<1>。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则必合于不道人,而不知合于道人<2>。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乱之本也。夫何以知<3>?曰: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何患不知?故治之要在于知道。

〔注释〕<1>道:事物的根本道理和普遍规律。此指治理社会的正确原则。 <2>“知”是衍文。 <3>知:与下文“何患不知”的“知”一样,都指了解道人。〔译文〕 什么是权衡事物的标准呢?回答说:就是道。所以心里不可以不了解道。如果心里不了解道,就会否定道而认可违背道的东西。人有谁想要得到自在却遵奉自己否定的东西而用它来制止自己所赞成的东西呢?用他那种否定道的思想去选取人,就一定会和不奉行道的人情投意合,而不会和奉行道的人志同道合。带着他那种否定道的思想和不奉行道的人去议论奉行道的人,这就是社会混乱的祸根。像这样,那还凭什么去了解奉行道的人呢?再说:心里了解了道,然后就会赞成道。赞成道,然后就能遵奉道来制止违背道的东西。用他那种赞成道的思想去选取人,就会和奉行道的人情投意合,而不会和不奉行道的人同流合污了。带着他那种赞成道的思想和奉行道的人去议论违背道的人,这是社会得到治理的关键。像这样,又何必担忧不能了解奉行道的人呢?所以,把社会治理好的关键在于了解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荀子》卷21解蔽篇诗解4兼陈悬衡正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