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的忏悔(二十八)

两口子思来想去,也找不到更好的就业门路,王生就提出想要到外地去学习烧烤技术,英子也不置可否。

但是该到哪去呢?

王生时常跟英子提起他曾经在四川上学的往事,一直念叨四川的小吃很多,又极合乎他们当地人的口味,假如能到四川去学一趟做火锅或者小吃的技术,回来一定能够赚钱。可到哪去学呢?他曾经在内江上过两年学,那里有一家烹饪学校,学员很多,学校主打川菜的制作技术。王生逛街的时候曾路过那所学校,见到过一个个黑黑的圆洞,那油腻的风扇飞速旋转着,半条街都散发出香味,他贪婪地吸着那股菜香味,连挪动的脚步都慢了许多。

可如今都过去十多年了,那家烹饪学校还在办吗?他不得而知,就算在办,他也不可能报名去学呀,毕竟人家那可是学校,不是短期培训班,可能要学习好几年呢,他哪有那么多时间?

再说了,烤羊肉串也不是技术含量太高的活,至于花几年时间去学习吗?

这个时候英子想起了她弟弟正好在重庆上军校,当年王生建议他当了兵,又鼓励他在部队上一边服役,一边备考,结果小舅子还算不错,考的成绩只差了一分,最后托熟人通融了一下,竟然还算顺利,被重庆一家军校录取,他正在上学呢。让他在重庆看看,看有没有烧烤好些的培训机构或者学校啥的,他想要过去学学。

于是他们抱了无限的希望给小舅子打了电话,谁知他很快回过话来,那边还真有一家烧烤摊,生意极好,他们去吃过好多次呢,味道好极了。如果能在他们本地开这么一家烧烤摊,生意绝对好!小舅子满怀信心的推荐让王生顿时起了想去重庆学艺的念头,英子也同意了,有弟弟在那边照应着,把那家烧烤摊联系好,他直接过去跟着学就好了,也不会花太多的冤枉钱。

于是王生和小舅子联系好以后,就乘汽车到省城,然后坐火车到重庆,联系上小舅子以后,就在那家烧烤摊附近登记了一家简易的旅店住下,离小舅子的学校也很近,步行到烧烤摊也就十来分钟,除了可以到外面吃饭而外,小舅子还可以从学生食堂打些饭提过来给他吃。

当天晚上他就跟着小舅子到那个烧烤摊老板那去。老板看样子也就是40出头的样子,带着一副眼眼镜,人很斯文,也很谦虚,经小舅子的介绍他们相互认识了。老板一边忙乎着给客人烤肉烤菜。一边问他一些问题,家在哪?干啥工作的?做过饮食吗?他都一一据实回答。

老板就对他有些刮目相看了,还觉着他这人有些奇葩。他嘱咐他可以站在边上看着他操作就成,然后假如顾客少的话,王生还可以现场实操,他给予指导,至于备料啥的,在他的出租屋里现场操作,他跟着学习就是了。

于是老板在忙乎着烧烤,王生便站在边上看。让他开眼界的是以前她从没见过还有人烤菜,但师傅就现场操作烤菜,把那早已用竹签穿好的韭菜,油麦菜啥的刷点油,放在木炭的火上烤,立马那菜的香味就散发出来,微风一吹,整个街道都弥漫着菜的香味。

对面有几家海鲜大排档,街道上人来人往,大排档里的小姐姐穿着旗袍,笑容可掬的招揽生意。

老板还不时喊着,“海鲜大排档,经济实惠。平民的价格,贵族的享受,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王生的师傅则不紧不慢地继续他的烧烤,他不用喊,因为光顾他烧烤摊的顾客比大排档更多,他借的是大排档耀眼的灯光,他只消在他的烤炉上架个小台灯就可以了,就连小桌上也不用他再掌灯,有街道两边的霓虹灯和对面大排档的灯光照着就足够了。

他的烧烤摊是临时搬来的,就在他们住的商场门口,一家银行门前的空地上。家什也极简单,就一个烤炉,几张小桌子,每个小桌配了四个小凳子,还有一个小推车上载着各种备好的料,经过初步加工的菜、海鲜、还有肉类。顾客点啥菜,他直接从妻子手里接过穿在竹签上的菜或者肉放在火上烤就可以了,看样子他已经做了好长时间的烧烤了,动作熟练,火候把控得刚刚好,不是太过,也不会太嫩。

王生是想学手艺的,可看着师傅很忙,他的妻子还有两个老人忙得团团转,他便也帮着端菜,招呼客人。稍有闲暇看着疲惫的师傅,他也不好意思去打搅人家,想问师傅几个问题,却又不知道从何问起。于是他就想着等师傅在操作的时候他注意看就是了,记住程序,至于火候啥的,那必要在实操中去经练才行,单靠看是不行的。

晚上12点多了,大排档那边的招揽生意的小姐姐不见了,门庭冷落了,却还是开着门,亮着灯,生怕漏掉哪怕一个顾客。而他的烧烤摊却依旧生意红火,那些个学生模样的一对对情侣好像闻见了他们家的烤肉香味和菜香味,一路寻觅了过来,点个烤鱼 ,外加一串青菜,韭菜,还要点个果啤啥的,慢慢品味这人间美味。

小伙子帅气,小姐姐漂亮如天仙,一对对情侣吃着聊着,柔情蜜意,缠缠绵绵,似乎已经忘了时光的流逝。他们有说有笑,声音很低很低,生怕谁听见了他们的秘密似的。

这样的生意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的四点半,这个时候老板才开始收摊,老板的妻子,还有他的父母一整夜都陪着,老头子脸黑咻咻的,眼角上的眼屎总也揩不干净,老母亲的头发白白的,看样子都有七十岁以上了,可还是陪了儿子一个晚上,没有一丝倦意。王生帮忙收完摊,便赶紧回宾馆睡觉去了,一直睡到中午12点,小舅子敲门送饭来了,他才起床吃了点饭,就又赶紧到师傅那里去帮忙。

昨晚上忙得团团转,他都没有仔细看看师傅的住处是什么样子的。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看清楚了,那是一幢二层楼房,下边搞经营,上面住人,而师傅家则把一楼当成了操作间,对买回来的菜啊肉啊的进行初加工。屋子里一股腥味,摆满了用物,只留一条走道,供人出出进进。一家人各有分工,摘菜的摘菜,漂洗的漂洗,挖肠倒肚,切削串腌,忙得不亦乐乎。王生找了一条板凳,就帮着串菜。

怎么师傅不在?“哦,他收了摊就去菜市场把材料进回来以后去睡觉了,下午五点起床吃点饭,晚上还要继续摆摊呢!”他的妻子笑着告诉他。

“那你们也一眼没眨呀?”王生纳闷。“我们都习惯了!”师傅的妻子轻描淡写地说。

“啊!”那一刻王生惊呆了,他就有些对师傅的不满了,哦,父母和妻子还在忙活着准备晚上的食材呢,你却要睡十多个小时?这恐怕不合适吧?

从昨天晚上他见到师傅一家人了开始,就见他们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忙得团团转,没有一刻闲着,直到第二天的中午依然还忙着,原以为他们会在准备完休息一会儿的,谁知道他们三个人还是忙这忙那,直到晚上出去摆摊的时候,王生从没见过两个老人还有师傅的妻子睡过哪怕一小会儿。

倒是他昨天晚上基本算是熬了一个通宵,都有些头重脚轻了。可两个老人,还是那么精神矍铄,脚步稳健,按照程序往出搬桌凳,立马就有顾客上桌,他们又如同陀螺一样忙碌了起来。

睡足了觉的师傅精力充沛,手脚麻利地烤着肉和菜。他是这个生意的主心骨,掌握着核心环节,烤的味道咋样决定着能否把那些顾客留住,能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这个生意做下去,每天晚上收入平均都在1500元左右,除去成本,应该在近千元的利润,天天如此,每月的收入就在近三万元,难怪一家人玩命连轴转,连觉都不睡了!

第二天晚上依然如此,忙完的时间和前一个晚上一样,王生似乎已经适应了这个节奏,不那么困了,就连着跟着师傅忙了三天四晚上,第五天中午他过去正式向师傅辞行,师傅又叮嘱他假如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只管打电话咨询他就是了。他千恩万谢郭师傅,又硬塞给师傅300元学费,这才依依惜别。

返回途中,他一边计划着回去怎么做,更多的却是师傅一家四口人的勤劳,为了一个生意竟然不睡觉,天天如此,都已经有好几年了,挣的钱多那是自不必说的,可看他们那身体,那精神状态,一个个是精气神十足,连吃饭都觉着是在浪费时间,个个走路带风,除了师傅一个文弱一些,其他人都是钢铁侠,个个都是金刚不坏之身。

比起学手艺,更让他震撼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父亲的忏悔(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