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学过的开辟空间的方式,开辟出来空间大小是固定的,往往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需要的空间大小在程序运行的时候才能知道,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到动态内存开辟了。
动态内存开辟是在内存的堆区开辟的。
malloc
和 free
函数1、malloc 函数:
向内存堆区申请一块连续可用的空间,并返回指向这块空间的指针。
void* malloc (size_t size);
size 是要开辟的内存块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开辟成功,返回指向开辟成功的内存空间的指针,类型为 void*
,malloc 函数并不知道开辟空间的类型,在使用的时由使用者自己来决定。
开辟失败,返回空指针 NULL
2、free 函数:
释放动态开辟的内存(堆区)空间。
void free (void* ptr);
注意:free 不能用来释放栈区开辟的内存,栈区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下面使用是错误的
int arr[10] = {0};
free(arr); //错误,不能这么使用
使用方法实例:
#include
#include /* realloc, free, NULL */
int main()
{
//开辟10个整型空间
int arr[10] = { 0 }; //栈区
//动态内存开辟
int* p = (int*)malloc(10 * sizeof(int)); //堆区
if (p == NULL) //对malloc函数返回值做检测
{
perror("malloc"); //malloc:xxxxxxxxx
return 0;
}
//使用开辟的空间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p + i) = i;
//等价于:p[i] = i;
}
//释放开辟的空间
free(p); //释放开辟的空间,将其还给操作系统,但指针 p 仍然是指向开辟的空间的
p = NULL; //手动把 p 置成NULL
return 0;
}
注:1、在使用 malloc 函数时,一定要对其返回值做检查。2、使用完开辟的空间后,一定要记得释放空间。
如果开辟失败:perror 函数打印错误信息
calloc
函数为 num 个大小为 size 的元素开辟一块空间,并且把空间的每个字节初始化为 0
void* calloc (size_t num, size_t size);
void*
,我们可将其转换为所需类型的指针,以便解引用与函数 malloc 的区别在于 calloc 会在返回地址之前把申请的空间的每个字节初始化为 0,而 malloc 不会初始化数据
实例说明:
#include
#include /* calloc, free, NULL */
int main()
{
//动态开辟空间
int* p = (int*)calloc(10, sizeof(int));
if (p == NULL)
{
return 0;
}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 ", *(p + i));
}
//释放开辟的空间
free(p);
p = NUL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realloc
函数realloc 函数的出现让动态管理更加灵活,有时我们会发现过去申请的空间太小了,有时候我们又会觉得申请的空间过大了,那为了合理的使用内存,我们会对内存的大小做灵活的调整。而 realloc 函数就可以做到对动态开辟内存大小的调整(扩展 / 缩小)。
void* realloc (void* ptr, size_t size);
ptr 是指向以前用 malloc、calloc 或 realloc 开辟的内存块的指针,即需要调整空间的地址
size 是调整之后的新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void*
,我们可将其转换为所需类型的指针,以便解引用realloc
在调整内存空间的是存在两种情况:
情况1:原有空间之后有足够大的连续空间
情况2:原有空间之后没有足够大的连续空间
我们在使用 realloc 函数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两种情况
实例说明:
#include
#include /* malloc, realloc, free, NULL */
int main()
{
//动态开辟空间
int* p = (int*)malloc(10*sizeof(int));
if (p == NULL)
{
perror("malloc");
return 0;
}
//初始化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p + i) = 5;
}
//realloc调整空间
//p = (int*)realloc(p, 20 * sizeof(int));//可以这样写吗?
int* ptr = (int*)realloc(p, 20*sizeof(int));
if (ptr != NULL) //检查空间是否调整成功
{
p = ptr;
}
//释放空间
free(p);
p = NULL;
return 0;
}
注:不要用指向原始空间的指针 p 来接收,因为 realloc 有可能找不到合适的空间来调整大小,这时会返回 NULL,我们一般用一个临时指针 ptr 来接收,然后检查空间是否调整成功,如果调整成功,再将 p = ptr
运行结果:
情况1:原有空间之后有足够大的连续空间,返回原位置
情况2:原有空间后没有足够大的连续空间,返回新位置
补充:
#include /* realloc, free, NULL */
int main()
{
//这里功能类似于 malloc,就是直接在堆区开辟了40个字节的空间
int* p = (int*)realloc(NULL, 40);
if (p == NULL)
{
perror("realloc");
return 0;
}
free(p);
p = NULL;
return 0;
}
注意:
再次叨叨下,
使用动态内存开辟函数 malloc
、calloc
、realloc
时,一定要记得,
将其转换为我们所需类型的指针,
然后再检查是否(为NULL)开辟成功了,
最后记得 free
释放空间并置空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