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佟瑞欣追忆秦怡:她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电影

2022年5月9日凌晨4时8分,“人民艺术家”和“最美奋斗者”秦怡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一百岁。

“活着,就要拍戏。活着,就不退缩。”秦怡一生有许多传奇,晚年她留给中国电影的一段佳话,是93岁时在海拔3800米高原拍摄了自己亲笔写就的电影《青海湖畔》。

她在片中饰演一位气象工程师,93岁演60岁的人物,银幕上的亮相全然贴合人物气质面貌,毫无违和感。而电影里和她搭档的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成了秦怡电影生涯的最后一任男主角。

以下,是演员佟瑞欣追忆秦怡的叙述。

我们这一辈人,是看着秦怡老师电影长大的。《女篮五号》《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都是很经典的回忆。

对我自己来说,真正跟秦老师接触,是从公益活动开始的。从前我主持上海公益微电影节,那个时候我还不是演员剧团的团长,我去找秦怡老师,说我们在办公益微电影节,不是什么大活动,问她能不能参加。她很爽快地回答我说,只要是对电影好、对社会好的,她都愿意来。

后来我当团长这些年,她对我帮助特别大,我总是觉得有困难都可以跟她讲,她就永远会站在你边上,她就像剧团的一棵大树一样。所以今天这棵树倒了,我整个人到现在都是飘飘忽忽的感觉。

秦怡老师已经是百岁老人了,我们都知道一定会有这一天,可是当这个消息来的时候,我们还是觉得真接受不了。还是太突然了,有太多的不舍。

这些年跟她在一起,我们也算是比较亲密的人,她对剧团的情感,尤其是在儿子走了之后,我有时候甚至觉得,不亚于家对她的重要性。我们就像家人一样,但家人有个困难还会说说,她从来没有,她只唯一求过我一件事,就是让我跟他拍那部电影《青海湖畔》。所以无论如何,我肯定会去。

《青海湖畔》海报,佟瑞欣(左)与秦怡

拍摄《青海湖畔》是所有人都胆战心惊的,我们除了演好戏之外,整个过程里最费心的,就是要保护老太太的安全。93岁高龄上高原拍戏,本来就够惊险了,结果还有那种需要从山坡上滚下来的戏。我们当然绝对不可能让她滚,但她看我们找来替身,居然特别生气。她是真的很不理解,跟我们急眼说这怎么能让别人替。我回想她的那种不理解,可能就像我们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年轻偶像对个词都得让助手上一样。当时我们好不容易把她劝住,特别努力地哄她不要生气。她的这种固执,在年轻人看来可能有点可笑,但这不就是他们这辈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吗?

从青海回来,秦怡老师的身体就没那么好了。但我特别能理解她的选择,与其抱着遗憾活到120岁,还不如就这样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了。我身边有很多老艺术家,都还有一点创作的冲动,想在有生之年再好好拍一两部电影,但真正能够付诸行动的,这么高龄,只有秦怡老师一个。

今天她女儿来电话,说她走得很安详,我觉得这种安详是有因果的,她后半生为自己而活,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不留遗憾。

《青海湖畔》是凝聚了秦怡老师精神力量的作品,那个时候中国电影很浮躁,秦怡老师就跟我们讲,说“我就不相信,现在的观众就不看这样的电影,为什么好的电影就没人看?”她是真的很生气。

虽然后来,这部电影的票房也不尽如人意,但是这样的电影拍出来,就是一座丰碑。你说2015年票房最高的电影是什么,很多人不一定会记得了,但人们会记得,那一年,93岁的秦怡,登上海拔3800米的高原,拍了一部感人的电影。有这样的中国电影人是值得中国电影界骄傲的。她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笔精神财富。对我个人更是这样。

2017年,95岁艺术家秦怡为电影《青海湖畔》做宣传。视觉中国 图

我跟她去拍《青海湖畔》那会儿,其实已经不太拍戏了。真是跟她拍完这部戏,转年开始我就接了话剧、电影、电视剧,开始演毛泽东。以前条件艰苦的雪山我是不去的,后来再艰苦的地方我都不怕了。她真的是有精神力量的,看着她那样的燃烧自己,也点燃了我心中对于演戏的热情,以及重新去审视很多事情的价值。

有时候我们说榜样,是个比较空的词,但在她身边,真的能感受到这种力量。后来当了演员剧团团长后,我把这种力量总结为“灯塔”,前辈就像一个灯塔一样,他们就是点燃了你,照亮了你。

我们这些晚辈,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剧团前辈那些辉煌,但他们这样的灯塔会一直成为我们的方向,让我们知道我们要产出的是真正的文化精神产品。它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不功利的东西。

我一直觉得,秦怡老师比我们更爱电影,更热爱生命,所以她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整个生命过程都奉献出来。她是个不惜力的人,我们有时候跟她在一起工作,都拼不过她。一起参加活动,飞机一下来,我还没缓过劲,她可以立马精神矍铄地告诉我们她又转道马上飞北京干什么的,我们都震惊了,觉得怎么会这样?可能老人家心目当中有比我们要多做一点有意义事情的紧迫感,不一定是大事,但她总想多参与一些。

我记得有一次过年去华东医院看她,结果她没在,我问她大冷天干嘛去了?得到的回答是她烫头去了。我当时还吃了一惊。现在想想,每一次见她,她都是那么干净、美丽、大方、轻盈的样子。她对自己的要求总是很高,希望自己带给别人的永远是最好的一面,当然她骨子里也就是一个真正的美人。

她一辈子忙碌,也总说一句话,叫“做比不做强”。晚年儿子离开以后,她更加投入地热衷于回馈社会。我觉得她不仅把剧团当成家,她甚至把社会也当成家,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给了社会。我印象里在她身体还健康腿脚方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公益活动只要有她都会在,真是风里来雨里去的都不在乎。汶川地震她冲到最前面,一个老人家一下子拿出20万那么多的钱。

有很多表演艺术家拍了很多作品留下,但是秦怡老师绝不仅仅有那些电影作品。她象征意义地退休离开上影厂之后,一直在社会上活动,她给社会留下的财富更宝贵。我觉得她这样的老艺术家存在,才让后辈的年轻演员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演员、明星,以及你拍电影、从事艺术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纪念|佟瑞欣追忆秦怡:她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