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击鼓》兄弟,我们做个约定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以后,肯定要开始狂喷了。为什么?因为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这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应该是讲男女之间爱情的。它什么时候用到两个大老爷们儿之间了?事实上,这句话一开始就是用在两个老爷们儿之间,到了后来才用于形容夫妻情深。

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的出处,《诗经 邶风 击鼓》。这首诗的故事背景是先秦以前的某次战争,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为国流血杀敌的战士。他们两个,可能是从同一个地方入伍的,也可能是在同一个营房的,总之平时关系比较好。

有一天,敌国来犯,为了保卫国家,战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可是,战士们也伤亡惨重,很多人战死沙场。这首诗就是战场上的一个小小缩影。战斗非常激烈,两个战士在战场上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于是便有了这句:兄弟,我们做个约定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那么,古今的专家是如何解读这首诗的呢汉代大儒毛亨的说法是:在上战场前,两个战士彼此手拉着手作了约定,希望彼此在战场上互帮互助,共同进退,最后能平安回家。然而,其中一个战士却背信弃义,临阵脱逃。但是,另外一个战士却英勇无畏,并最终在战争中侥幸生还。于是,这位战士就写了这首诗痛斥那个人的无情无义。

而另一位大家朱熹的解释是:在战争中,一位战士想起了自己的新婚妻子,想起了与妻子结婚当日立下的誓言:夫妻两个要手牵着手,一起相伴到白头。可是,战争惨烈,他自觉不能活着回到家乡了,于是伤心不已,就写了这首诗。

对于第一种观点,后世很多学者都给与了肯定,例如孔颖达和王国维。他们认为这应该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篇,因为诗篇的前半部是对战争爆发的原因,战前的准备,战前的紧张气氛等进行了刻画;后半部则是按照时间顺序,写了战场上的一个场景:战士互相勉励,互相约定同生共死。这符合历史现实和生活常理。

然而,因为朱熹的看法过于煽情,在后世影响也极大但是疑问也很多第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在“死生契阔”的情况下约定的。如果是一位战士写给新婚妻子的,他们当时怎么会经历生死的考验了?

第二:“子”在《诗经》中经常出现在其他先秦典籍中也经常出现。这个字有什么用法了?它是贵族男子的通称,是个敬称。类似于后世的“君子 先生 您”。在先秦,普通人称呼自己的妻子一般用“汝”或“尔”。除非是身份尊贵的贵族女子,否则是不会随便被人称为“子”的。

第三:在一些后世杂记中,甚至有研究者认为这首诗中的两个战士很有可能是一对好基友。理由是古人对同性恋比较宽容。例如在汉代,很多皇帝就是同性恋,像汉高祖,汉惠帝,汉昭帝,汉武帝,汉宣帝,汉哀帝等等。如果两个是好基友的话,那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更好理解了。

总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情意在一开始并不是用在夫妻之间的,而是用来指战争中,战士们互相鼓励,同生共死的情意。这样的情意并不比夫妻之间的情意浅!实际上,因为共同经历了生死,战士们在战场上结下的情意甚至比夫妻之间的情意还要深厚。

一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用来形容战场上兄弟间的情意,并不为过!大难来时,夫妻还可能各自飞。可是在战场上,共同经历过生死的兄弟,却可以相知一生,不离不弃。对此,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最有发言权!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 击鼓》兄弟,我们做个约定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